第262章 石付宽对郭得刚教育孩子的失望!

他没一点概念。

打出生过得锦衣玉食,其他哥哥姐姐更对他宠溺得不像话,要什么给什么,没有一个人敢阻拦,没有一个敢说坏话。

跟太子差不多了。

这样心态下,他会想去尊敬人?那才是痴人说梦。

赶紧的一帮徒弟给他带走去到一边,争取不在这个房间,死活打扰师父和石先生聊天,他们冷汗直冒。

只有于迁这个当师父的无奈,帮郭得刚说句话,“今天孩子太兴奋了。”

有师哥说话,郭得刚脸色好转不少,“是啊,看见人多开心了。”

“孩子嘛,这样才更好,很有活力。今年上几年级了?”

“一年级,才上小学。”郭得刚回复,顿时眼珠一转庆幸让他上小学了,要不然先生问起来,说是继续上幼儿园,没脸说去。

七岁多,还上幼儿园叫什么事情。

“对不起先生,我回头管教管教,今天简直不像话,一点没样。”

“没事。”

石付宽不在意,一个孩子他会在意什么,哪怕不礼貌直接喊他名字也无所谓。

只是想到大林,他这个七十多岁,当师爷的内心终于明白了大林孩子心中的那一份悲哀。

压户口本、不让他发展这些通通不提。

就孩子教育的事情,便让他内心难受。

他是打迁儿收徒后认识的大林,那时候大林是一个很内敛很自卑的孩子。

认为天生性格如此。

之后相处一年才发现哪是性格如此,家里造成的。

一点小事做不好,郭得刚非得暴怒不可,你身为我的儿子,必须面面俱到,要不然未来给他丢面子,他找说理去。

更不能膨胀,不能嚣张,一切以外人为主。

这样传统的思想,他认为正常,尤其以外人为主,倒是华夏人重客的观念。

但郭得刚太过了,打压得孩子自卑。

而今天瞧见他对小儿子的态度,终于明白了一切。

爱啊,爱小儿子,爱得不得了。

哪里舍得打骂、哪里舍得管教,同对待大林的态度天壤之别。

“怎么?大林不是他亲生的?早早验了dna?对大林那么差,对小儿子那么好?”

石付宽脑海不禁冒出了这种离谱的想法,要不然解释不通。

是,天下没有绝对的公平,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谁也不敢打保证说百分百做到。

只能尽量。

但郭得刚却不是想着端平,而是直接倾倒。

对郭启林和郭汾杨完全两个人。

了解到这一点,他再没有去观察的想法了。

难怪孩子会退社,除了小时候受到的委屈,最重要的怕是没了自己的存身之所。

属于自己的家,没了自己的地位和待的理由,可想而知,委屈远超过任何打骂的委屈。

“不说了,我走了,晚上我还有事情。”

“别着急啊先生,我这有些好茶叶,您尝尝看?改天我送您一些,知道您爱喝茶。”

石付宽摇摇头,“不用了,过来我为聊聊天,知道你们去海外演出挺高兴,改天再聊。”

“好,我送您。”

先生要走。

郭得刚以及大帮徒弟连忙跟着,王慧的话则在处理事务,今天他们封箱,她忙不过来,要不然早拦住自己儿子,断然不会让他如此。

听到先生走了,才连忙出来一起送到门口。

“好好干得刚,传承华夏文化靠你们了,你们干得非常非常好。”

一句话,郭得刚心花怒放,果然先生向着自己,但是他哪能听得出来先生话语背后里面的捧杀,传统文化靠以前的郭得刚没得说,他让其大火,现在要再靠着他,指不定扭曲成什么样。

今天着实给气到了。

可郭得刚还傻傻的乐。

“您放心,为祖师爷传道授业解惑,是咱们该做的。”

“我走了。”

坐上车,石付宽心情不好。

于迁陪坐在身边同样不说话,他一不说话当师父的纳闷,“你今天怎么了?话比任何时候少?不像你啊。”

于迁喜欢热闹喝酒的一个人,今天很难得。

“我哪说什么去,一来这里,我忍不住想起大林在过去的日子。您不知道,过去大林过得多委屈。”

“我也才明白一切了,网络的新闻都没有亲身来一趟感受得真实。”

“刚才要换做大林跟您这喊,您猜今天晚上骂不骂?别说喊了,大林小时候没一点那胆子把自己声音跟您面前放大了,还喊?还大声打断长辈说话?能要了他命,做梦都得梦到被骂,小时候在我家住的时候,好几次醒来眼泪水不断。”

“……”

石付宽沉默,内心体会了孩子心中的苦,看来往后再不去德芸社的决定是对的。

郭得刚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知道怎么说。

简直失望透顶,原来他就是这样彻底把孩子弄得再不想说相声了。

好一个父亲啊。

好一个德芸社班主,把自己徒孙弄成这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