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必须做出选择,又必须正确,且机会只有一次。别的问题选错了还有机会更改,一旦大方向错了想改都没有机会和时间了。
对于皇帝的担忧他能够听明白也可以理解,难确实难,风险也确实大。不过远没到绝境,办法还是有的,只是要看皇帝敢不敢冒险。
提起建州女真和朝鲜军队在宽甸六堡区域发生的冲突,袁可立不得不再次对皇帝的远见卓识予以肯定。放弃辽东镇已经很大胆了,又出人出力免费给朝鲜建造炼钢炉,怎么看也不像要挽救大明命运,更像是个崽卖爷田的败家仔。
不过此计只能缓一时,无法保一世。用不了多久,待他们两方的血流得足够多时会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就全明白了,到时候大明不光无法当渔翁还会引来成倍的仇视。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礼卿啊,你肩上的担子不光没轻还愈发沉重了!海军战舰要造,陆战队也要练,到底是南边的红毛番先来,还是建虏北虏先来朕也拿不定。”
“……臣以为此时静不如动!陛下不妨先找一只鸡杀,看看猴子们的反应再做决定。”干了几年海军,坐着大帆船走遍了大明南北,袁可立觉得比之前几十年读的书都管用,脑袋里明白了很多事情。
以目前大明的实力,想南北兼顾、作战和发展经济一起上基本不可能。资源有限、人力不足、制度限制、环境制约,等等一系列问题绑住了自己的双手双脚,不能百分百发挥能力。
被下属由衷叹服本应是当领导的最大收获,可洪涛心里并没有半点沾沾自喜。这种小伎俩就像是撒谎,只能占一时便宜无法左右结局。
“去年建虏优势比较明显,入冬之前夺取了新甸堡和宽甸堡。开春之后又夺取了大甸堡,不过伤亡比较多,无力再向南。
袁可立脸上也挨了一小下,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当年他虽然嘴上没说,可心里却不十分坚定,现在想起这件事脸上还不免有些发热。
“哦?礼卿何出此言?”这个回答让洪涛非常意外,在他的习惯认知中,古代官员再聪明也跳不出固有的圈子,太缺乏大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