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农闲,早半晌燕子领着狗剩找到杨应和,一句话没说点头哈腰把手中的竹篓递过来。
里面是几个桃子。
杨应和不知她来意,摆手不肯接。
燕子推给他,非要他收着:“几个桃子不值什么。”
喜月在跟前,往篓里一看,便知是宋大爷家的桃子,算着时间是该熟了。
想着做桃糕,下晌去村里买一些来。
推让两下,杨应和仍是不收:“婶子有话尽管说,咱是一个村的,不讲这些虚礼。”
燕子面上带着窘迫,把躲的有些远的狗剩扯过来,有些难为情的开了口:“我想让这孩子跟着你学做木匠。”
两兄妹齐齐看向狗剩,在村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出了村安静的如鹌鹑。
“这孩子随你使唤,饭也不用你们管,就让他跟着学些手艺,你家铺子生意日后定会兴旺,到时也必是缺人手,你放心学成后决不会忘恩忘义,就跟着你干。”
燕子怕杨应和不收,连连保证。
这孩子十二,学个几年出来正是适用的年纪,杨应和早考虑过日后生意好转,确实缺人。
但对收不收狗剩,仍有些犹豫。
宋大宝那个德性村人皆知,不讲理又胡搅蛮缠,就怕这孩子跟他一个性子。
燕子看出他迟疑,知他顾虑什么,来前也想到的。
叹一声开口:“他爹是个难缠的,但这孩子人品不差,不像他爹。”
好声好气相求:“你让他先跟你一段时间,好好考验考验他,真不行我们绝不会纠缠。”
“婶子给你保证,这孩子真是个老实的,你就给他个机会试试吧。”
耐不住她再三相求,杨应和这才点头应下来:“那就先过来试试看。”
“丑话先说在前头,要是这孩子真不行,到时我可不会管是不是一个村的,你们也别来纠缠,莫还要成冤家对头。”
“还有,这是门手艺活,我不敢担保一定能教会他,能学多少要看他自己。”
听他收下,燕子十分感激,拉着狗剩连连弯腰说谢话。
又保证道:“你放心,便是以后不收,我们也绝无二话,更不会来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