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为了你放弃整个世界

荆轲传奇 肖天 5712 字 7个月前

风声雨声,声声凄厉。

泛舟湖上,一名戴斗笠的青年,衣袂飘飘,双手环抱胸前,站在船艄,低头沉思……眼前场景,地覆天翻,仿佛一夜之间,生命的认知,被重新颠覆,若不是亲身经历,他一定不会相信眼前的一切,居然是事实。突然,一只白鹭利箭般穿过湖面,停留在断墙残壁的大梁城上,吸引了他忧郁的目光不自觉的抬了起来。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击打在船舱上,滴嗒嘀嗒的,分外焦灼。

他将目光移回湖面上,看着雨点在上面,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涟漪,小雨点的生命只在一瞬间,便融入了其中,不知去向。眼前的大梁城,一片汪洋,曾经的辉煌记忆,灯红酒绿,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如同这雨点般稍纵即逝;但是,带不走的却是永藏在记忆深处的某根情弦。

一根是父亲,还有一根是若华。

他要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故国已不在。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拜祭先父,拜祭香魂。他想。

大梁城地势低矮,四周一片水域,城墙被淹没了大半,只露出一人多高的墙体,还在苦苦挣扎,仿佛,不忍舍弃尘世间的最后韶华!

荆轲已经找不到当年埋葬父亲和若华的坟地了,他们的坟墓已经深埋在水底下,因此,他只能从记忆中猜个大概的位置,然后让燕国跟来的侍卫划船过去,在船头焚香拜祭了他们的亡灵。

国破家亡,山河破碎,青梅竹马,香消玉殒,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缘于发动战争的嬴政,是他害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是他害了千千万万的情人,最后变成了生离死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拥有冷酷残暴罪恶的人性,将人们视如蝼蚁,视如草芥……

他突然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要为天下失去故土,失去生命,失去亲人的万万千千的同胞,也包括自己失去的家园,亲人,爱人,报切齿之仇,雪切齿之恨!此刻,他满腔的怒火燃烧在胸中,恨不得即刻杀进咸阳宫手刃嬴政,对,暗中刺杀嬴政。虽然咸阳宫高手林立,戒备森严,纵然杀不死他,纵然身首异处,至少也能唤醒天下有志之士,同仇敌忾,奋力反抗暴秦的胡作非为。

雨已经停了,可是,他的思绪依然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他已经在雨中站了很久很久了。

一名青年侍卫走到船头,在他耳边轻声说:“二少爷,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去吧,马匹已经准备好,明天就可以回燕国了。”

荆轲终于回到现实中来,扭头瞧了一眼侍卫,长吁一声,幽幽的说道:“谷二哥,麻烦你回去告诉一声公主,我还有事情未处理,需要过几天才能回去。”

侍卫闻言,吃了一惊,做为一名大内侍卫,眼力劲和思维敏捷方面都要比一般人强的多,他听出了荆轲话里的含义,如果仅仅是平常琐碎之事,他何必要打发他们离去呢,那么,这事一定非同小可。国破家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很有可能他要找对方报仇,而这个人除了秦王嬴政,没有其它了。

侍卫反应过来后,委婉的劝荆轲道:“二少爷,小人受长公主的命令,必须时时刻刻保护您,又岂能私自离开呢?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荆轲想了想说道:“我修书一封,谷二哥交给长公主,见字如面,不就可以了。”

“对不起二少爷,恕小人难以从命。”侍卫直接了当的拒绝道,“长公主有令,务必带您一起回去,否则小人就要提着人头去见公主殿下了。”

一句又一句长公主,如佛祖渡劫的梵音,净化了他仇恨的心里,他忽然想起临行前,姬月对他的谆谆告诫:

“阿非,早去早回,千万不要冲动行事,好好活着,我在燕国等着你回来,切记切记!”

想到姬月,想到她对自己深深的爱恋,他岂能轻易涉险呢?何况自己答应过她要好好的爱她!又岂能言而无信,辜负她的一片痴情。沉默了很久,他终于放下了复仇的念头。

回到燕国,侍卫提前入宫禀报长公主,公主听了喜上眉梢,激动的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她太开心了,开心得居然手足无措。她要立刻、马上见到他,她太想念他了!可是,走到宫殿门口,她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转过身,径直走到梳妆台前坐下,让宫女好好的替她精心化妆打扮一番,她知道自己最近面色不好,有点气血两亏,她害怕他看见自己憔悴的面容会吓一跳。她太在乎他的感受了。

其实,她想多了,他爱她可以为她放弃整个世界,又怎会在乎她的一点点瑕疵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花开花谢,每个人都避免不了人老珠黄的时候,又何必在乎外表的一时光鲜亮丽呢?真爱才是永恒的!

姬月依然打扮得高贵且华丽,一头乌黑的云髻上佩戴着璀璨夺目的凤冠,凤冠边挂一串鎏金珠玉,显得楚楚动人。她穿一身朱青色锦缎龙凤绣纹长袍,外罩一件雪白袭绒大氅,足蹬湘妃色皮靴,虽然面上略有点气血的不足,但一点也不影响她贵族特有的气质与容貌。

一别又是半年,再次重逢荆轲忍不住上前握住她的手,可是她的手很冰冷,冷得就像一块寒冰。他用力握紧她,因为自己的手很暖和,他要把它捂得热烘烘的。与此同时,他的双眸深情的凝望着她皎洁的容颜和星星般的眼睛,可是,她的眼睛突然变得深邃而复杂,荆轲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眸。她低下头去。她既想迎合他的目光,又害怕去看他,因此,有意无意的在回避着他的目光。

荆轲感到很奇怪,冥冥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不仅如此,他发现她的面色隐隐有些憔悴,因为擦着脂粉,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但他偏偏很用心的在看,仿佛是拿着放大镜在细瞧,也难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况他们是许多个日日夜夜不曾相见,留给他们的是寂寞的难熬的思念。

良久,她突然抽开手,别过脸去,这一幕幕奇怪的情景,让他有些匪夷所思。但他一向很乐观,想了想认为,可能是自己离开她太久,让她牵挂得太久,等得太久,所以才会有这些反常的行为,那是在生自己的气。

似乎是想通了。

荆轲笑吟吟地从身后将她紧紧抱住,在她耳畔轻声抚慰道:“对不起,月儿!一别半年多,让你为我担心了,你别生气,我答应你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

姬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真的很想要告诉他真相,她不是在生他的气,她是在生自己的气。因为一时的冲动,她毁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事后,她后悔了,并且常常为此而痛苦。在夜里,她经常被噩梦惊醒。她怕他知道真相后会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从而远离自己。

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话到嘴边,她还是咽了下去。她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

她甚至把眼泪也憋了回去,然后定定神,挤出一副笑脸,抽开他的双手,转过脸,仰头深情的望着他,双手轻轻抚摸着他略显沧桑的脸,笑着说:“傻瓜,我怎么会生你的气呢?我是见到你太开心了,所以有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阿非,你瘦了,不过看起来显得更成熟,有男子汉无所畏惧的魅力。”

“那是天天想念我的月儿,能不瘦吗?”荆轲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什么时候也学会贫嘴了?”姬月羞涩的垂下双手,她有些乏力,便走到一张凭几前靠着身子坐下来,说道,“以后燕国就是你的家了,哦,对了,你母亲和大哥,怎么不一起接来?”

荆轲靠近她坐下,说道:“她们住在卫国很平静,虽然只是一个小国,嬴政似乎不在乎这个弹丸之地,反而那里显得很安全,所以,我就不去惊扰她们了。”

“嗯,这样也好。”姬月投入了他的怀抱。说起战争,韩赵魏三国已灭,秦国几乎吞并了天下一半的疆域,实力越来越强大,只剩下齐楚燕三个大国,此时此刻,哪怕三国联合起来,也已不是秦军的对手,何况一对一呢?不知接下来战火又会蔓延到那个国家,想到此,她心如止水。说道:“阿非,你想过未来吗?”她的意思不仅有对失去家国的担忧,又有个人幸福的思考。

荆轲那么聪明的人,居然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也许这个问题太过复杂,遂反问道:“你指的是?”

姬月侧过身子,望着他,幽幽的说道:“嬴政野心勃勃,要一统天下,这是妇孺皆知的事情,我怕我们燕国早晚会成为他的攻击目标。赵国和魏国比我们强的多了,结果也没逃过秦军的魔爪,何况我们呢?”

荆轲错误的以为姬月这是在向他诉苦求助,他满腔热血瞬间沸腾,说道:“不瞒你说,月儿,那天我站在船梢,看着大梁城城中城外一片汪洋,面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我的心情真是跌落到了谷底,那一刻,我已下定决心要进咸阳宫刺杀嬴政,让天下英雄效而仿之,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