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有门,门外还是门】
天幕上出现了一名长相敦厚的男子,带领着走进楼房,从光明走向黑暗。
【房东说从电梯出来正对着的……
这是安全出口啊?这哪有……】
唐朝
“安全出口?难道是阎王殿?”
有那看天幕自觉学了一些字的少年,脑洞大开。
阎王殿的故事他们也听过,至少有个说书人,只要给他2文钱,他也愿意给他们这些只能在街上混日子的少年,讲讲故事。
其中就有人死后要到阎王殿里接受审判的故事。
说书人形容阎王殿阴风阵阵,大门上有恐怖的兽首,阎王殿几个大字还会发出绿光。
正好天幕上安全出口也是发出绿光,安全出口,不就是死后能够安稳到达,保全自身的地方,出口出口,所有人都要去的门口。
少年摇头晃脑,深觉自己实在智慧,没看那些拿把折扇装模做样的书生都没想到嘛!
少年小心翼翼写上“安全出口”几个字,字体很大,墨迹混杂,幸好字足够大,才能勉强认得出来。
思考了一下,少年又在“安全出口”几个字后面,画了一个鬼脸,虽然少年毫无画技,但是画的太烂刚好看起来像个鬼画符,也算完成他的目标了。
“唉,可惜,还不会写阎王殿几个字,只能先这样了。”
天幕上男子试探走进安全出口,本以为看到的都是楼梯,结果就看到一个直达顶楼的地方,有一道门。
【这哪有啊……
……那啊?
那这不还得爬嘛!
我……我瞧瞧去。】
天幕上男子也震惊了,不会吧,那里有房子?一般不都是出去就是天台了吗?
抱持着这种怀疑态度,男子一步步走上楼梯,打开大门……
魏晋时期
此时帐篷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那种利用榫卯结构进行组装的,复杂的帐篷基本上被舍弃,
或者说只有超大型,足以容纳数十人的帐篷才用的上这种榫卯结构,还专门请了匠人帮忙搭建好。
像他们偶然几个人的山中小聚,用的就是竹条制作的帐篷。
结构和伞有些相似,所以也不用搭建,只要撑开固定住就可以了。
这种方便的帐篷十分流行,名士们几乎人手一个,搭建过程也不需要他们这些风雅之人动手。
之前有一个自己动手搭建榫卯结构的帐篷,结果没成功,已经沦落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