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章听从建议百倍提升

大员省。

“儿臣赵烽--”

“臣忽必烈”

“-――”

“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码头上一众文武大臣跪在地上。

赵与芮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忽必烈。

忽必烈是大员副都指挥使,兼大员水师一军统制,今年已经五十二岁,按大宋现在规矩,再过三年他就得退休。

多年前忽必烈刚投降过来时,赵与芮召见过一次,如今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

“诸卿平身吧。”赵与芮笑道:“忽必烈,你也老了喽,好多白发。”

“臣老了,陛下正当年青呢。”忽必烈陪笑道,他的汉语是越来越溜,如果不看他的脸,根本不知道他以前是蒙古人。

三月二十二日,赵与芮上大员,召见儿子赵烽和大员文武官员,从二品以上。

每人都是单独谈话,每个人谈的都不同,有的是闲聊,有的会说些大员的事情。

忽必烈在二十三日被召见。

赵与芮开口问他有几个儿子,都在干嘛。

忽必烈实话实说,说到有两个儿子在大明省,也是武官时,赵与芮含笑点头:“虎父无犬子。”

忽必烈的两个儿子,朵儿织和脱欢正在赵绎麾下呢。

“几孙子了?”赵与芮又问。

忽必烈说有八个了。

成年有几个?

君臣一问一答,赵与芮听到忽必烈长孙去年还参与科举,不中,今年正在家补习时,便沉思了片刻。

不一会,赵与芮道:“当年你带数千蒙军弃暗投明,对我大宋收复波斯还是有功的,这样吧,朕特赫,让你长孙荫补,你想让他当文官还是武官?”

忽必烈大喜,叩谢皇恩,然后道,想让他当文官。

于是赵与芮便打算让忽必烈长孙去其他省当主簿。

赵与芮和忽必烈聊了有一刻钟,便让他离开。

忽必烈在里面还是满脸堆笑,出来后就一脸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