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973【人生难两全】

九锡 上汤豆苗 2040 字 29天前

亲随前去安排渡船,许佐则迈步来到江畔一处凉亭。

望着面前波涛汹涌的衡江,许佐负手而立,平静地说道:“四年前,我便是从这里北上定州。当时先帝觉得淮安郡王怀有不臣之心,便命我担任定州刺史从旁监督。那时我曾心怀疑虑,不知先帝为何会有这样的担忧。在定州那两年,淮安郡王从无逾矩之处,我亦亲眼见证他为了大齐边防劳碌不休,因此愈发不解先帝忧从何来。”

姜晦静静地听着。

许佐继续说道:“先帝决意北伐之时,我毫不犹豫地站在淮安郡王那边,甚至允许陆家商号在定州境内畅行无阻,官府给予其最大的便利。时至今日,我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我确信那个时候的淮安郡王没有私心,他的一应作为都是为大齐的安危着想。故此,我理当助他一臂之力。”

姜晦听出座师心情复杂,不由得开口说道:“恩师是想说时移世易,人心易变?”

许佐收回视线,转而看着他问道:“时至今日,你依然坚信淮安郡王是一介纯臣?”

姜晦默然。

他只是心志坚韧,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迂腐之人,对于如今大齐朝野上下的动静多有耳闻。

就连翰林院中那些同僚,也时常背着翰林学士王安,在私下议论陆沉如今立下这等不世之功,手中掌握大齐军权,恐怕随时都有可能窥伺至尊之位。

片刻过后,姜晦垂首道:“恩师,弟子坚信眼见为实,不能用揣测断定一个人的忠奸。”

许佐不置可否,轻叹道:“其实你不必随我北上。”

姜晦恳切地说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恩师长途跋涉,师母担心不已,弟子岂能不随行侍奉?”

“罢了。”

许佐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继而道:“等到河洛之后,你要记住只带眼睛和耳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许冒然开口。”

姜晦不解其意,但出于对座师的信任和敬重,应道:“是,弟子记下了。”

远处亲随已经安排好渡船,许佐见状便迈步离开凉亭,朝渡口行去。

姜晦跟在后面,望着座师瘦削的背影,终究忍不住问道:“恩师,此行莫非有危险?”

“当然不会有危险,淮安郡王是何等人物,怎会为难我这个旧识?”

许佐自嘲一笑,缓缓道:“我只是不知该以哪种心态面对大齐一百多年历史上,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俊杰。”

这句话饱含沧桑之意。

他望向远处奔腾不息的江水,发出一声无尽怅惘的叹息。

……

……

(今日三更,求保底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