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942【我主沉浮】

九锡 上汤豆苗 2765 字 1个月前

这是一句实话。

陆沉坐拥破军炮和火绳枪两大超越这个时代的神兵利器,如果只是谋求一场局部胜利,不需要这般费心筹谋。

他要一战抹平景军的所有优势,将景帝留在这片战场,所以才绞尽脑汁步步示弱,不惜用飞羽军和数万步军作为诱饵,只为诱使景帝全力施为,不光底牌尽出,连他本人都深入战阵。

只有这样,齐军绝境之中的反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陆沉望着景帝渐渐平静下来的面庞,缓缓道:“或许你不知道,从我投身行伍的那天起,我就在研究你和庆聿恭。这大半年来,你麾下的虎狼之师高歌猛进,大齐边境风雨飘摇,靖州西线更是被庆聿恭领兵打穿,其实我也曾犹豫过很多次。”

“哦?”

景帝似乎颇有兴趣,问道:“为何犹豫?”

“因为死了太多人。”

陆沉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幽幽道:“有一位老将名叫康延孝,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他的一生可谓与你们景廉人厮杀的一生。当年我和他有过一次小冲突,后来我以为他斗志不再,于是决定让他去淮州养老。他显然不甘心,几次三番写信给我,让我再给他一次机会。三个月前,靖州西冷关,康老将军与庆聿恭指挥的大军鏖战三个多时辰,最终力竭战死,壮烈殉国。”

林溪听到这番话不由得垂下眼帘,以示对那位老将的敬意。

景帝则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

陆沉继续说道:“像康老将军这样的人成千上万,其中很多人我并未见过,他们只是战报上冷冰冰的名字。如果我换一种策略,或许大部分将士都不用战死沙场。”

“但是那样一来,这场战事会延续很长时间,你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结束杀伐。”

景帝看向陆沉的双眼,淡淡道:“两相比较,或许后一种选择会死更多人。”

陆沉冷声道:“无论哪种选择,根源都在你身上。”

“朕不否认。”

景帝摆了摆左手,似乎有些意兴阑珊:“古往今来但凡有志君王,谁不想平定天下青史留名?如今朕败了,这份雄心自然化作笑柄,但是朕不会后悔,若能时光倒转,朕依然会这样做。”

一阵沉寂。

景帝又咳了几声,脸色渐渐发白,他忽地话锋一转道:“永平……也就是庆聿怀瑾,应该是你为朕准备的第二个杀招?”

陆沉看着他细长的眼眸中幽深的光,点头道:“等你的死讯传回去,她应该会选择动手,因为你肯定会留下后手对付庆聿氏。与其说这是我准备的杀招,不如说这是你一手酿造的恶果。你若活着,庆聿氏自然不敢擅动,可是一旦你在战场上有个闪失,你担心后继之君再也压制不住庆聿氏,又怎会心软?”

“事涉皇权,没人可以例外。”

景帝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难道你可以?朕不相信。南齐那个年轻的太后比她的丈夫要强,但终究是孤儿寡母,将来早晚都会死在你的手里。”

陆沉并未矢口否认,他行事自有主见,不屑于争辩这种未来的事情,只是略显不解地问道:“既然你已经猜到庆聿怀瑾会动手,为何不扑杀这个隐患?”

“不瞒你,朕也是刚刚才想到。”

景帝喟然道:“一者,朕要对付的是庆聿恭,其他人的威胁没有那么大,只可惜你不肯配合朕。二者,你刚才有句话说得很对,只要朕活着庆聿氏就不敢胡来,朕没想到此战会输得这么彻底。陆沉,你确实了不起。”

面对这位异族帝王真心实意的称赞,陆沉脸上古井不波,他转头看着外围一圈安静站着的将士们,徐徐道:“如果没有他们,光凭我一个人又有何用?”

景帝目光微凝,定定地看着陆沉,良久才点头道:“你真是天生的帝王种子。”

陆沉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

景帝不再深入这个话题,微笑道:“朕有一个不情之请。”

陆沉道:“你说。”

景帝道:“如今朕死在你的手中,庆聿恭的算盘肯定也会落空,萧望之必然会出现在平阳城外,不会让他活着回去——”

他忽地停下话头,紧接着面上泛起一抹释然,失笑道:“原来如此。难怪庆聿恭会将灭骨地留在北线,他是打定主意不回去,以此来麻痹朕,却将夏山军的精锐交给灭骨地。万一朕死了,灭骨地便会将庆聿氏的骨干力量带回去,从而成为永平那孩子控制大局的本钱。如此说来,朕终究还是被你们联手算计了一道。”

陆沉平静地说道:“或许这只是一种默契,毕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和庆聿恭的处境很相似。”

“有道理。”

景帝微微颔首,继而道:“如今你已无人可挡,天下大势尽在你掌握之中,将来灭景之日,念在永平那孩子对你一往情深的份上,不妨给她留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