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私人博物馆,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京都的观复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由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鉴定专家、收藏大家马先生创建,其内部分设瓷器馆、家具馆、工艺品馆、油画馆和门窗馆等多个展馆,藏品丰富且极具震撼力,甚至在其他城市还有分支场馆。
它无疑是我国最为顶级的私人博物馆之一。
其次,便是津门的瓷房子。
若非李想姓李,方天甚至会误以为他爷爷就是瓷房子的主人。
瓷房子,这座镶嵌满碎瓷片的法式洋楼,其外围墙全部由青花瓷瓶堆砌而成,内部建筑则是以橙黄色为基调,各类装饰图案和形状完全由瓷片拼接组成。
被全球知名媒体评选为全球十五座最具创意设计的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一座饱受争议的独特建筑。
据说这座瓷宅邸乃是由津门张家耗时八年心血打造而成,运用了逾四亿片古瓷碎片、五千余件古瓷瓶以及四千多只古瓷盘碟、一百余尊明清瓷猫枕、四百多座历朝石雕造像,加之二十多吨纯天然水晶玛瑙,对其进行全面装饰和重构,其投入之巨,让人惊叹不已。
在此地,那些宝贵、珍稀乃至残破的瓷器不再受到严密呵护,而是任意点缀于围墙之侧、屋檐之下、栏杆之上,任凭世人触碰、欣赏,承受风雨洗礼和阳光炙烤。
某种程度上讲,瓷宅邸以极具颠覆性的方式重塑了我们与器物间的关联。即使价值连城,它们亦不再被置于冷峻的玻璃展柜之中,承受我们那份疏离的凝视与敬仰,那种由距离感构建的权威格局已被彻底颠覆。
然而,如此创举引来众多不解与非议,甚至有人批评张家此举浅薄、缺乏对历史的敬畏,破坏文物,曾有一段时间,不断有人起诉张家,欲令其为其行为负责。
幸而,在这个包容的时代,瓷宅邸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接纳与认同。而在瓷宅邸之外,同样令方天印象深刻的是位于京都的紫檀艺术馆。
这座紫檀艺术馆由知名女性企业家陈女士一手创办,陈女士在前一世新媒体盛行之时,曾一度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而她之所以能够突破圈层,不是因其企业经营,亦非因她的紫檀艺术馆,而是因为她迎娶了一位特殊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