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样的思绪中,蓝有富将众人引入一间充满古韵的中式会议厅。众人落座后,蓝有富捧着一只锦盒走了进来。
那只锦盒并不大,仅比成人鞋盒略大一些,但做工极其精细。
“这可真是大手笔,这只锦盒采用的是桐木材质,从雕花和配件来看,应该是清朝中晚期造办处的工艺之作。
单论这锦盒的价值,至少也有数万元。”
方天凝视着那只锦盒,轻声评述道。
“方大师眼光独到,正如您所说,这只锦盒乃是我蓝家咸丰年间祖辈托关系为璀璨龙凤砚盒和那卷圣旨特制的收纳盒。
而这盒子内部设计巧妙,采用沉香木作为隔板,并镶嵌了一颗古代罕见的夜明珠。
尽管宝石体积较小,仅有指头大小,但其价值仍高达数十万元。”
许老先生听见了方天的话语,回应道,显然他在鉴定之时,就已经留意到了这个锦盒的存在。
方天颌首赞同,暗忖蓝有富果真大方,竟在这种场合下拿出锦盒,显然在交易之时,这锦盒定会被当作赠品一同送出。
按照许老先生的估价,这锦盒单凭自身便价值逾百万,却在此处仅作为附属品出现,其出手阔绰可见一斑。
正当方天他们低声交谈之际,蓝有富打开了锦盒,围观者们果真见到,揭开的盒盖内侧亦有浮雕装饰,描绘的是一幅山川夜色图,一颗碧绿晶莹的明珠仿佛点缀在夜景中,犹如一轮皓月。
然而,众人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锦盒之内,只见其中分隔为两部分,一边是成人手掌大小的砚盒,另一边则是一卷由金丝串连而成的泛黄圣旨。
在各个朝代,大多数砚盒都会选用木质漆盒以便于携带且防止摔损,而采用瓷质的砚盒实属罕见,尤其若是带有官窑标识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类瓷质砚盒多数为皇家御制,即使在当朝现世也极其稀罕,往往是由皇帝赐予臣子,用于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