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回去的路上,秦欢思绪纷纷,主要是在想着老秦家的事。
对于秦欢而言,老秦家是从爷爷开始的,但爷爷去世的早,只剩下奶奶。
父亲秦国平排行老二。
大伯秦国正是老大,家里条件也是最好的,在事业单位工作,大伯母自己还开了个小超市。
倒是堂哥秦成,今年21岁,两年前高考考200多分,也没去上什么大专,留在家里看超市。
秦欢对大伯一家并没有什么好感。
主要是大伯母,为人相当高调,眼皮子朝上翻,还喜欢区别对待。
每年过年去大伯家拜年,大伯母给一众小辈压岁钱的时候,那是明目张胆的多给她娘家那边亲戚,至于自己还有三叔家的堂妹则是少少的。
他倒不是在意那点压岁钱,而是不喜欢大伯母这个人狗眼看人低。
更别提,当年,奶奶需要养老的时候,原本说好三兄弟一人半年轮着照顾老人家。
就因为大伯母不愿意,最后变成了奶奶跟着三叔在商河县生活。
老大老二只需要每年给2000元养老钱就行。
这一点上,凭良心说,三叔吃大亏。
亲自照顾老人家的辛苦,根本不是那一点点赡养费能弥补。
三叔和三婶也就是老实人,否则的话早就闹起来。
正因为对三叔三婶一家感观很好,所以,前世,哪怕秦欢自己后来工作什么也不如意,可三叔家的堂妹后来考大学去了金陵,他也经常去看望,当成自己亲妹妹一样照顾。
至于奶奶,是个开明而又乐观的老太太。
从小到大,她对孙子孙女们都很疼爱,很难得的是,她并不重男轻女。
小时候,爷爷还活着,爷爷奶奶住在商河县下面的小村子里。
暑假他经常回老家,和小伙伴们钓虾子、捉蜻蜓等,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奶奶也很疼爱他,家里的老母鸡下的土鸡蛋一个都舍不得卖,只要回老家,总是要给他煎鸡蛋。
可惜,这几年因为高中学习要紧,他除了过年时候几乎不回商河县。
前两天,他办升学宴,据说奶奶是想过来的,但年纪大了,经不起奔波,也就没来。
她通过三叔给自己带来1000元,硬是要他拿着,说是留着上大学买好吃的。
“奶奶,您吉人自有天相,可千万要撑住。”
秦欢喃喃自语,忍不住踩着油门,加快车速回家,也不管扣分不扣分了,心里着急的不行。
不到20分钟,到家。
楼下,有一辆大众速腾,这是大伯家的车。
秦欢将宝马5系停在旁边。
快速上楼梯,到了家门口,门都是开着的。
老爸老妈还有大伯、大伯母、堂哥全都在。
很少抽烟的老爸此刻也在抽烟,皱着眉头,心情凝重。
“走,现在就回商河县。”秦国平看到儿子回来,立刻掐灭烟头。
“一共6个人,车子满打满算只能坐5个人。”秦成突然嘟囔了一句。
老妈的脸色有点尴尬:“要……要不,他大伯,你们带上国平还有小欢,先赶去商河县,我自己去汽车站坐车。”
“这样也好。”大伯母随口答应。
倒是大伯,想了想,道:“不用那么麻烦,我开车,国平坐副驾驶,你们剩下四个人在后排挤一挤。”
听到大伯的话,大伯母脸色难看,但到底没有反驳大伯的安排,只是随口又来了句:“车子快没油了吧?”
说话间,大伯母是盯着老妈的。
那意思很简单,路上你家帮车子加油,总不能白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