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无工质发动机是个鸡肋?

“舒服,泡个澡……再把芊芊叫回来,计算一下在月球泡澡需要的水是消耗多少能源送上来的……然后每次泡澡成本控制在一百万之内!”

“哈哈,芊芊无辜中枪!明明人家在计算火箭,怎么扯到洗澡水上了?”

“别人都在努力工作,孟唯你回来躺平,觉得舒服吗?”

孟唯休息了一会,闭上眼睛,就进入了系统空间。

月球基地已经没有谁能阻止孟唯了,现在需要的只是时间。发射基地也建好了……

那么登陆火星的‘祝融一号’是时候提上日程了,系统里还有一款‘无工质发动机技术’从未使用过。

孟唯此时打算把它用在祝融一号上,但是在系统里模拟了几次……

发现,‘无工质发动机’如果搭配冷核聚变反应堆,其实是个鸡肋!

工质就是工作物质,在孟唯之前,地球上使用的都是化学燃料,以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为例,它的总重量达到了3000吨以上,是地球上推力最大的火箭。

但是土星五号在近地轨道的有效运载能力仅有118吨,而在月球轨道的运载能力则为45吨,运载效率如此之低,不需多言,也能够明白,这种东西是走不远的。要想飞往遥远的星辰大海,哪怕是能够在太阳系自由飞翔,都需要一种新的推进装置,而无工质推进引擎一直以来都被科学家们视为最靠谱的科幻梦。

相比化学燃料发动机,电浆推进发动机大大提高了比冲量。但是电浆推进依旧需要工质,需要工质就意味着需要推进剂,在茫茫宇宙中,推进剂严重制约的人类探索的范围。

所以无工质发动机是走向深空的必备技术。

孟唯现在确实掌握了无工质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但是经过模拟实验……

问题来了……

即便是在《三体》中牛逼的无工质核聚变发动机,在现实中可能就是个鸡肋!

孟唯现在完全有能力完成无工质发动机和冷核聚变的结合。

冷核聚变无论是采用氘氚,还是氘-氦-3,或者只用氦-3,其实质能转换率其实都不算高。

四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质量亏损仅为0.7%,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亏损的质量将转化为能量。核聚变产生的废料很多,这些其实就是天然的工质,如果不作为工质喷出,还需要专门处理……

之前的电浆推进为什么选择氙气作为推进剂,而不使用核聚变废料?因为氙气做推进剂效能比更高。而且地月之间距离很短,废料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如果飞往火星,那么核废料就必须喷出,这就不符合无工质发动机的特性,这里面的“有工质”和“无工质”区别,主要在于发动机喷射的是有静质量的物质,即“工质”,还是纯粹的光子,即辐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