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东西争雄 第二十九章 将相和

三国大航海 庄不周 3347 字 5个月前

他不是不相信诸葛直和张温,但是从统治的角度来说,他却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也许诸葛直和张温真是清白的,但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很难保证不会出现那种文武沆瀣一气的局面,而他放权给大臣的举措就会成为自掘坟墓的昏招。

“起来吧。”孙绍摆摆手,片刻之间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必须把这两个人分开。张温要安排随后的物资事宜,暂时动不得,那就只有把诸葛直调走了。

诸葛直和张温这时也回过味来了,两人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心有余悸的低着头,却不敢互相看一眼,刚才那短暂的几息之间,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孙绍平时与大臣很随和,但是真正处罚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还在钱唐城的时候,他大举肃贪,第一件事就是解除了督查不力的御史大夫陆绩的职务,现在他们两人犯了官场上的忌讳,如果孙绍要借机治他们的罪,那诸葛直可就不是帮张温的忙,而是把自己也推到了火坑里了。

孙绍没有说什么,只是安抚了他们几句,随后又面色如常的继续查看,查完了所有的事宜之后,他对张温的工作非常满意,也赞同了他让利给天竺人的做法。等张温退出去之后,孙绍留下了诸葛直。

“季公,在锡兰几年了?”

诸葛直略一思索:“十年。”

“你在锡兰这十年,功绩可圈可点,早就按给你升迁了,可是你呢,做事太低调,平时也不愿意报功,搞得论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这次周循回特牧城述职,替你抱屈,我才知道一些情况,真是委屈你了。”

诸葛直听了,心中涌过一阵暖流,连忙拜谢道:“这都是臣的本份,焉有委屈可言。”

孙绍摆摆手,继续说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是我与诸君当初就定好的规矩。你有功,应该赏。按说,现在应该也提升你为督了。可是你也知道的,锡兰岛是僧伽罗的,僧伽罗是我们的属国,不是我们的州郡,我不能在此设督。当然了,其实你这个护锡兰将军和督将的重要姓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臣不敢当。”

“当得,当得。”孙绍轻声笑道:“这次在天竺收购了这么多粮,想必你也看得出来,这不仅是为了援助罗马人。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要取阿拉伯岛。这个岛三面临海,除了陆上要安排驻军之外,我还要增加两个督,一个红海督,一个波斯督。”

诸葛直顿时怦然心动,不说能不能当成督将,就说孙绍将这样的事情直白的告诉他,那就是对他的莫大信任——孙绍不说,他们隐约也能猜出一些端倪,毕竟收购这么多粮食的运作太大了,不可能完全掩盖得住,但是包括诸葛直在内的人都只猜到孙绍要去占阿克苏姆国,却没有想到他要占阿拉伯岛,还要在波斯湾驻扎水师。

“臣愿追随大王征战。”诸葛直伏在地上,大声说道。

“去红海吧。”孙绍探身过去,轻轻的拍了拍诸葛直的肩膀:“起来,我把红海的大致情况先向你解释一下,随后你再向陈海询问一下详细的地方,他去过几趟红海了。”他笑了笑,又道:“你可要小心些,那竖子眼馋这红海督可好久了,还有催命签那个海盗,为了红海督,他和陈海别了两年多的苗头了。”

诸葛直哈哈一笑,快意非常:“臣谢大王信任。臣一定将红海千里海岸守得严严实实,没有大王的命令,萨珊人也好,罗马人也好,片板不得下海。”

“必须的。”孙绍和诸葛直相视而笑。

孙绍调走了诸葛直,随即重新安排驻守锡兰的将军,考虑到张温要在锡兰呆一段时间,他费了不少心思,如果不考虑张温的情况,做了几年海盗总头目的陆瑁现在是最合适的护锡兰将军,但是陆瑁和张温都是吴四姓的人,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诸葛直和张温还容易走到一起去。他考虑了半天,忽然想到了贺景。贺景是越郡贺家的人,这些年一直跟着陆逊在天竺作战,他生姓奢侈,与陆逊的谦谦君子作风不合,两个人处得不怎么好,想必和张温也不会太投契,而且贺家擅长的就是丛林战,把他安排到多山多林的锡兰岛来正是最合适不过。

孙绍主意拿定,立刻安排人到盘越调贺景南下接任诸葛直,授护锡兰将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