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看着正在打扫战场捡回箭矢的将士,心中似有明悟:“除妖伏魔乃修道之人的本分,但对付数量庞大的兽群,却并非道门所长。看来此次剿灭洪荒门,只有和朝廷合作,才是上上之策。”
白羽昶点头道:“道人清除邪秽,朝廷清剿叛逆,都是为天下万千黎民,为江山社稷,为朗朗乾坤,为人间正道,目标从来都是一致的。只是道门中人多是爱惜羽毛,宁可躲入深山老林,也不愿出来济世救人,自称高洁隐士,实则大多沽名钓誉之辈。须知大道从来不避世人,红尘万丈中,自有诸天净土,深山密林间,不减征战杀伐。只是世人愚迷不得开悟罢了。”
玄真怔忡地看着白羽昶,仿佛第一次认识此人。白羽昶淡然一笑:“快上马吧,前面就是颍城了,算算时间,天道盟的众位道友也该要到了。”
颍城外十里处,一大队百姓担挑车载着诸多猪羊鸡鸭、瓜果菜蔬、鸡蛋鹅蛋、白米白面、衣物、药材等等物资,前来犒劳军队。百姓之中有一带头之人,约有四十余岁,体格健硕,峨冠宽带,面白长须,双目有神,此人正是颍城知府童欢。
童欢身侧,有一武将,膀大腰圆,顶盔贯甲,剑眉星目,此是颍城守军统领,蔡征。
二人见杨拓军队浩浩荡荡开来,急忙走上前去,拜倒在地:“臣童欢(蔡征)恭迎敬王殿下。”身后百姓全都跟着俯身拜倒。
杨拓下马搀起二人,笑道:“童知府蔡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此次本王率军北上,并不想惊动地方官员百姓,没想到你二人竟给我一个如此大的见面礼啊。”
童欢道:“殿下治军有方,于民秋毫无犯,所过之处诛邪伏妖,清剿叛逆,稳定一方,功劳甚大,深得民心。此次犒军实是百姓仰慕殿下已久,自愿前来,我二人不过是被硬拉来凑数罢了。”
蔡征也道:“殿下翻手之间平方文浩叛军,大治渠营府,文治武功早已扬名四海,若非下官有公务在身,真想追随殿下左右,建功立业。”
“两位大人,言重了,这都是本王应尽之责,不敢贪功。本王多谢两位大人,多谢诸位百姓深情厚爱,此情无以为报。”杨拓道。
“其实,此次我二人除了与百姓前来犒军之外,还有一事相求,还请殿下能够应允。”童欢与蔡征对视一眼,进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