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所应该坚持的道路呢?
一味陷于外在苦闷不能自拔,又有何益处呢?
玄真忽然想到那次与吕雯相逢的时候,吕雯曾问自己除旱尸难道是为了解救那些像王二牛之类的百姓的时候,玄真当时的话是:修道之人,职责所在,其余事情,自有他人操劳,何必自寻烦恼。我只是一名道士,只为除旱尸。
如今,此言依旧在耳,而此心,却已经非是那时初心了。
那时的执拗、坚定、执着,却换成了现在的迷茫、仇恨和彷徨。
活人远比旱尸更可怕,破坏力更强,特别是身居上位的不仁之人。吕雯的话又响亮的在脑海中浮现,而现在的玄真,已经深切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感同身受。
但是,环境再艰难,我心应坚定,不负当初。玄真暗暗想道。
“悟道虽在自身,修道却在天下;欲了俗缘,先入红尘。”弘宣大士提点道。
闻此一言,玄真豁然开朗,心中一切繁复杂念顿时抛却,就连那股仇恨也逐渐放下,心灵清明,神清气爽。
放下并非忘却,邪道所为,康灿友之流鱼肉百姓祸害生灵的败类,玄真必诛之而后快。但,此乃是道之所向义之所存,非是仇恨蒙蔽视听而草率所为。
放下私念,公道自然长存于心。求道路途艰险,时常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忘却了本来面目。或者为私欲所累,或者为眼界所阻,或者为境遇所困,凡此种种,导致违背本心而不自觉,迷失本性而不自知。唯有放下执念,放下一切仇恨、牵挂、爱慕、喜好、厌恶、恐惧、恼怒、苦闷等等情绪,归于和平、淡然,方能返璞归真,明心见性,不然纤尘。
红尘中历事煅心,说来仿佛轻巧,但若不诚心入世,未免过于轻率,难有所悟,亦难有所觉。然心入红尘之中,又难免沾染杂念,为尘世熔炉所困,深陷泥潭,难以自拔。非有大毅力大智慧之人,不能看破自悟,放下牵绊。
我,是一名道士,就要用一个道士应有的手段去行事,去改变面前的状况,哪怕前路千难万险,我亦往之!
随着心中心念稳固,玄真脸上浮现出坚韧的表情,目光更加清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