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器物是夏代的。
还有一小部分器物是比夏代更早的时代。
可以得出这个夏墟是夏代早期的遗址。
更珍贵的是,有两件青铜器上,一件玉器上,有文字,或者介于图案与文字之间的刻划符号的发现。
这是弥足珍贵的。
要知道,夏篆是传说中的文字,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文字?有没有夏篆?一直在争论不休。
对照象形文字,甲骨文,在网上求助了一些古文字方面的专家。
陈东尝试解读了一些文字和刻划符号。
对这个城市遗址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一个青铜盘的底部铸有3行铭文,共19个字。
陈东在古文-国学论坛上认识的燕大教授的帮助下。
译出了8个字,通过这8个字,结合史料,推测了全文的大概意思,说的是夏代的井田制,因井田而制军赋,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
这件青铜盘命名为井田制盘,井田制盘底部的3行19个字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因为,相比另外两件有文字发现的青铜器和玉器,这件青铜盘可能铸造年代最早。
------
第二件有文字发现的青铜器,是一尊鸮鼎。
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鸮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鸮的造型,鸮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鸮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成鼎足之势,鸮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结构简洁,威武雄壮,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鸮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放在现代,单从艺术角度上看,就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
在鸮鼎的腹部铸有铭文4行20字,己卯,泌伯于鄘,获。令伊于作册般,曰:“奏于庸,作女宝。”
意思是说,泌伯在鄘的地方捕获了鸮,觉得光彩,便把自己捕获的鸮赏赐给作册般作宝物。
这里出现己卯,可以证明,在夏代就有天干地支,并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年法。
解决一个争议很久的历史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