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好苗子

这也是廖杉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派王鸾过来游说劝说的原因,大哥剩下的人生该为自己活了。

“让大嫂也去考,你俩不是一直都有看书吗?”廖杉说道。

那些年书都作为废纸进了回收站,从7分钱一斤跌到1分钱

一斤,廖拥军在那里工作的时候就在工作之余悄悄看了不少书,他也不敢多在手上停留,借着过秤的动作快速翻看过后就重新放回去,等回家关起门来,就是他和李秀英的交流学习时间。

后来废品回收站收到的书越来越少,李秀英工作的理发店也因为动荡关了门,夫妻俩便一起去了镇子另一头的纺织厂工作,生产弹射座椅上所需要的软包布料。

原本只是为了生计、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却阴差阳错,两人的工人身份正好在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范围内。

廖拥军被廖杉说得有些意动了,但还是有些犹豫,“这一大家子都去考……,你又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啊?”

头发剃的短短的男孩瞥她一眼,“你不也是,小尾巴二号。”

“什么尾巴,我这叫僚机。”王鸾走到于轻舟右边,朝他敬了个动作标准的礼,“护送长机执行训练任务!”

于轻舟被她逗笑了,抬手握拳挡住唇边的笑意,手腕上一个黑色头绳。

他带着两个小僚机去了航校。

航校的预备飞行员们对这两个孩子的出现习以为常,都心知肚明这是他们的学弟学妹,只等到了年龄入伍、考进航校,他们是一定会做飞行员的。

侯八一身体条件、前庭耐力都很好,能够很好的忍耐住模拟飞行中的连续颠簸、摇晃和翻滚,其父侯勇是试飞烈士,可以说是子承父业。

王鸾比起他也不差,同样能够通过电动转椅的前庭耐力测试,并且因为她父母都是飞机研发工程师的缘故,这丫头掌握的原理知识甚至比航校的预备飞行员、不对,比服役的飞行员都要多,曾经完整的在黑板上写下一长串复杂的气动力数学公式,给航校这些比她大的学员们补课。

现阶段正是飞行员从“敢飞”到“会飞”成长的时候,尤其是试飞员,既要敢飞,又要像专家一样会飞,才能更好的配合工程师们解决新机上的技术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于轻舟会任由两个孩子跟着他了,都是好苗子。

另一边,鸟跑了,廖杉也没什么心情展示自己的厨艺了,回家把菜放下,她又走回了飞机厂。

廖杉站在研究所门口,和门岗的士兵说了一声,“小姚,麻烦你看到王工出来的时候和他讲一声,别回家吃饭了,让他去食堂随便吃点吧。”

她没进去,是因为研究所前些年重组过,原来的研究所改为飞机研究所,军械组和材料组均被单列出来,在飞机厂另一块地皮上重新建楼,一处作为军械研究所、一处作为航空材料研究所。

因为新一代弹射座椅攻克了低空不利姿态的技术难题,已经不仅仅像机翼、仪表等只是飞机的一个部件,其先后被装备到各个机型的战机上,飞机厂座舱车间的工人师傅们家伙事都要抡出火花来了,激增的生产任务让车间都扩展成了座椅一号车间、二号车间、三号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