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板跟我聊了三个多小时。我想了好几天,觉得你就保留你的大框架就行。我态度不好,给你道歉。]
最高赞网友评论。
“她多大背景?老板三个小时劝主编,主编不要面子亲自给她道歉?”
“我就呵呵了,一个不知哪儿来的usc肄业生,看不起从业五年的编剧?微信买课入行怎么了,不比她靠爬老头子床上位来得光鲜?”
……
陈纵木着张脸读完回帖,笑了两声。自嘲地想:我这辈子拿得都是个什么人设啊。
瘫进沙发,按开电视,想来点灭霸、黑衣人之类的反派bgm涨涨自己威风。结果电视也有它自己的想法,在上一期结尾卡顿了一会儿,直接播放今天节目组新放出的下一期花絮。
现下流量出在陈纵身上,片段也是陈纵相关。
礼拜六,amber约几位嘉宾一齐去剧院看她的芭蕾舞剧《借月》。她饰演的角色是走在月光下的“你”,另一位外国籍高挑女演员则反串藏身于黑暗处的“我”。
演出结束,演员返场谢幕,观众反复鼓掌致谢。外籍女演员“我”趁此机会,忽然跳下台,径直走到陈纵面前,同她握手,用生疏中文向她问好,“陈导你好,我是selina。”
陈纵仍沉浸于情绪浓烈饱满的舞剧演出,眼眶通红,一时没回过神。
selina自我介绍,“我就读于同校表演系。去年六月,你指导学生舞台剧《借月》排练,我跟朋友来旁听,一次都没落下。这个剧目太过经典,在表演专业地位越来越重,这两年几乎列入必修。但对专业需求也高。所有学生都知道,‘我’这个角色极难极难,对演员情感浓度、自我投入要求极高,哪怕世界各地最有名气的专业演员,也频发抑郁,演出结束常需要心理疏导。今年初我被选入了莎士比亚剧团——”
陈纵渐渐回忆起她来,微微笑着,讲,“恭喜。”
selina也笑了,接着说,“——面试时被问到对‘我’的看法,几乎惊呆几位剧团皇家演员。我没有说的是,两年前,在usc租来那间无窗的排练教室里,我听到过最好最好的,关于‘我’这个身份的深入剖析。你把‘我’的心理写成几十页小传,一行行讲给学生演员听。当初你的演员没有听懂,我却听了进去,偷偷写邮件告诉你,如果可以,请替换掉你找来的‘我’,让我来饰演‘我’。但你拒绝了我。”
陈纵笑道,“我记得那封邮件。我想了好多天,都找不到托词,去辞退一个每天被我骂到流泪,却没有要求任何精神损失费的演员。”
selina接着在她身前鞠一鞠躬,“我叫selinamitlyng,是莎士比亚剧团的一名演员,现在跟随剧团在此地巡演。偶然从amber处听说你,特意叫她邀请你来观看,成全我多年前的一个愿望。不知道我的‘我’,有没有符合你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