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我们一块放过风筝!”
她感慨道:“你母亲是何等的风华人物,我自幼见了她就羞愧——你是像你母亲的。”
她这般的喜形于色,明家大少夫人自然是满意的。但闺女嫁过来的时候,赵氏已经老了,她要相处的是婆母。
明家大少夫人就看向折绾,只见她上身着素色的短袄,下裙却配的是翠绿色百福祥文,用色温婉又大胆。
她的发髻上不用金银,端正插着一支点翠荷花簪,斜髻还别着两朵小小的花,明家大少夫人不懂花,叫不出来名字,只觉得她这般打扮真是好看。
她不露声色的再去看折绾的脸,便暗自赞一句好姝色。
她顿了顿,轻声问,“听闻大少夫人喜欢花草?”
折绾点头,笑着道:“是,自幼就喜欢侍弄。”
明家大少夫人,“是么?我家慧姐儿也喜欢得很。”
明家的小姑娘叫明/慧。
折绾就看向坐在一边的小姑娘,“慧姐儿喜欢什么花?我的花房里花朵,待会让莹姐儿带你去看看。”
她柔声道,“你若是有喜欢的,走时便带一篮子回去玩。”
慧姐儿就看向阿娘。明家大少夫人微微点头,她才轻声道:“多谢婶娘。”
莹姐儿:“好啊,我带她去。”
折绾:“多谢你啊。”
莹姐儿:“小事一桩嘛!”
今日孩子们都在。川哥儿一直安安静静的不说话,但他知晓慧姐儿是谁,他羞红了
,就知晓了。
莹姐儿:哦。我好想长大啊。
长大了之后?[,她要去做好多事情。
她写信给雁雁姐,“川哥儿要定亲了,但他还是要跟升哥儿一块睡。我就在想,你定亲之后也不能跟我分开,也要在一起睡。”
大家都是跟亲近的人睡的。
她就跟大伯母睡。
宋玥娘忙了一日,回去没瞧见莹姐儿,第一个念头就是叹息,“怎么,又去大房了?”
宋妈妈点头,“是。”
宋玥娘埋怨,“我这般忙,她还不在家里等我,我好想她啊。”
宋妈妈:“那就去接莹姐儿回来?”
宋玥娘摇头,“不行,过年了,四处还要走动,我忙得很,哪里能歇息,回来了我也陪不了她,还是要大房的那个陪吧,我瞧着她对莹姐儿也是真心实意的。”
宋妈妈劝她,“您也该给大少夫人做些事情,她多悠闲。”
宋玥娘却不肯,“掌家权只有在我自己手里才放心。”
宋妈妈无法,只好道:“那老奴来帮您盘账,这么多事情呢,该做到什么时候时候去。”
果然接下来好几天都是如此的忙碌,等宋玥娘终于忙完了要去接莹姐儿的时候,莹姐儿却道:“我等几天再回去吧?”
她有事情要做:“我跟着大伯母学点茶呢。”
宋玥娘:“什么点茶?”
莹姐儿:“就是点茶啊——闽南那边的人传来的。”
大伯母说等做成了一套派系,便要风靡京都的。她觉得有趣,便跟着一块学。
宋玥娘就哄她:“那你白天来晚上回嘛。”
莹姐儿摇头,“不了,我跟大伯母约好了今晚要出去看月亮。”
寒冬腊月的,看什么月亮!
莹姐儿笑了笑:“月有阴晴圆缺——何时不能看呢?”
宋玥娘回去就请了玉岫来,见了她就哭,“莹姐儿是不是不亲我了?她第一回拒绝跟我回来。嫂嫂快帮我劝劝吧。”
她道:“我前几日就该接她回来的。”
玉岫便一巴掌拍在她脑门上:“那你怎么不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