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道之

所谓四元之术,大概可以类比成所谓的四元方程式,不过又与后世的四元方程式不同,至少表达符号和计算过程并不一致。

严格来讲,四元之术属于天元术的其中一种运用。所谓“天元术”,最早出现在元代数学家李冶的著作《测圆海镜》中,属于一种表达与求解数学方程式的方法。

如一元n次方程,便是以“天元一”为未知数(相当于后世的未知数x),常数项则称为“太”。列方程时“太在元下”,也就是说,从下到上,第一层是常数“太”,第二层是天元一(x),之后每上一层,便多一次幂(从x的二次方依次到x的n次方)。若说后式的方程式从左到右横向排列,那么用天元术表达的方程式就是从下到上或从

上到下,对精通此道之人而言,看着便一目了然。道之就消化完毕。

要知道谢拾可是学了足足一个月啊!

谢拾险些当场自闭。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吗?这一刻,他算是体会到了府学诸生面对他时的感受。

察觉到宿主低落的心情,意识深处的胖狸猫急得团团转,它绞尽脑汁安慰起来:[人各有所长,宿主你只是理科苦手……不对,其实宿主的理科天赋已经胜过很多人,只是完全没必要和真正的天才比!]

“别担心,我没事。”谢拾调节情绪的能力极强,他转瞬便收拾好心情,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大道从来不是独行,我虽愚钝,却可借众之力。又有一位同道中人、良师益友,该高兴才对啊!”

偷师一念起,从此天地宽。

自己费力啃又厚又难懂的算学书籍自学成才,效率当然远不如直接求教身边的算学天才。李道之的出现岂不是经验包喜加一?

一无所知的李道之还处在掌握了全新算学工具的兴奋中,他语无伦次地发表了一通对谢拾的感谢,却不料还有新的惊喜。

谢拾自袖中掏出几本书册。

都是他亲手抄录的古籍,包括《测圆海镜》以及在其上更进一步的《四元玉鉴》,想来够李道之好好琢磨一阵子。

待得后者将书中的算学知识都掌握透彻,再反过来传授谢拾,岂不是事半功倍?

李道之当场高兴得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