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转眼间,便快到各部封印的日子,自先帝开始,便有元旦要放假七日的诏令,初一前后三日加起来共七日的休息。

所以放假的前一日,便是各大府衙封印的时候了。

只见左羽林卫的驻地府衙,有一个人朝着不远处慢慢驶离的马车吐了一口吐沫,冷哼道:“不过是个大理寺的狗而已,竟也敢到咱们羽林卫耀武扬威。”

羽林卫乃是圣人亲卫,之前更是隐隐有长安十二卫之首的气势,自然能入羽林卫的,很多人更是出身世家勋贵。

便是连不少普通禁卫军,哪怕如今家中已经落魄,但却有一个了不得的姓氏。

因此羽林卫一向是眼高于顶,压根瞧不上旁人。

可是这段时间里,整个羽林卫却险些成为长安南北衙的大笑话。

无他,正是因为那两个在围场出事的羽林卫。

在冬狩这样的大场合,两个羽林卫突然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甚至还主动下药引诱黑熊。

若说他们只是走错了路,那便是羽林卫纪律不够严明,竟连两个人都约束不住。

而如今要是一口被查出他们是被人指使,羽林卫丢脸便就更大了。

羽林卫何等地方,乃是圣人的亲卫,居然被人安插了内贼,这简直是打了整个羽林卫上上下下的脸,日后不说旁人,便是圣人还能全心全意信任他们吗?

只怕圣人都不敢让他们护卫大明宫了。

毕竟之前虽然只是在围场出事,也并未伤及龙体,但是谁又能保证,下次出事不是在大明宫,不会发生刺杀之事呢。

“算了,让他们查吧,查干净了,咱们羽林卫才能清清白白,”倒是旁边的同伴,挺不以为意的。

“咱们大将军何等人物,这次竟能忍受这些大理寺的人骑在头上,”先前骂人的军士低声说了句。

旁边的同伴左右看了一句,这才压低声音说:“哎,大将军这不也是为了做给旁人看的,不然你以为大理寺哪来的胆子敢查羽林卫,还不是奉了旨意。”

说到奉了旨意这话时,此人双手抱拳冲着头顶示意。

对面的人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大理寺查了这么久,谁能不知道他们是奉了圣人的旨意,只不过查来查去,他们倒是也没查出什么东西。

“我瞧他们一心想要立功,如今什么都未查出来,看怎么交代,”吐唾沫之人,幸灾乐祸的说了一句。

而此时羽林卫的府衙内,只见一个宽敞而明亮的值房内,穿着常服的人,正站在房中,看着背后墙壁上所挂着一幅画,乃是猛虎下山图。

没一会儿,几个人鱼贯而入,也不知是约好的,还是凑巧。

“你们来了,”盯着墙壁上画作的人,微微转头看向他们。

“见过大将军,”众人齐声道。

原来此人便是左羽林卫大将军李作安,嘉明帝未登基之时,李作安便是

他的亲信,待嘉明帝登基之后,李作安便也跟着一路扶摇直上。

如今更是官拜左羽林卫大将军,不仅是圣人最为信重之人,更是权势滔天。

而这几个人,倒也不是外人,乃是左羽林卫的两位将军和三位中郎将。

算起来这几位乃是整个左羽林卫真正的核心人物。

“大将军,大理寺这些人三天两头来羽林卫搜查,到底是把我们羽林卫当成什么了,”其中站在前方右手边的一个高大而身材壮硕的男人,心直口快的说道。

李作安朝他看了一眼,吓得原本还想嚷嚷的对方一下闭嘴了。

“郑将军,此番羽林卫出事,大理寺前来彻查此案,乃是合情合理之事,”李作安口吻平静。

这位郑将军名为郑回,乃是两位羽林卫将军之一。

只是他跟旁人不同,性子鲁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乃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

旁人没敢问出口的话,他皆能直接说出口。

不过这也跟他是李作安的嫡系有关系,李作安对他总是比旁人多了几分宽宥。

“可是这些日子,大理寺三五不时的就来咱们这里一趟,不说外面那些什么右羽林卫,金吾卫在看着呢,便是咱们自己底下的兄弟也有些人心惶惶,觉得是圣人不再信任咱们左羽林卫了。”

李作安登时皱眉,呵止道:“郑将军,慎言。”

其实郑回说别人倒也罢了,但是他直接明言圣人,便是大不敬。

“是卑职妄言了,”郑回倒是也回过神,赶紧请罪。

他虽然性子鲁直,但并非是真的蠢笨。

李作安环视了众人一圈,这才缓缓说道:“明日开始便是各大府衙封印,到时候大理寺必也不会再来,先前我便已经跟大理寺卿言明,他们若是这般一直查不出什么线索,我们羽林卫也不必再配合。既然如今他们确实未曾查出问题,可见我们羽林卫并无问题。”

“大将军您的意思是,之后大理寺便不会再来了?”后排站着的一位中郎将轻声问道。

李作安微微颔首,众人神色一松。

倒不是他们心虚,而是因为大理寺这般左查右查,实在是有损左羽林卫威信,这阵子他们出入平康坊,都不敢说自己是左羽林卫的人了。

“果然还是大将军威武,”当即便有人吹捧出声了。

“咱们左羽林卫在大将军的带领下,一向对圣人忠心耿耿,岂有怀疑咱们的道理。”

“正是,正是。”

此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都在吹捧李作安。

“好了,既然无事,大家便下值早些回去把,”李作安挥挥手。

只是众人离去时,他抬头朝着这些人看去,神色莫测。

谢灵瑜自然也知道大理寺最后一日去左羽林卫的事情,不过她也并未在意,这些时日她倒是在忙着另外一件事,圣人竟将今年搭建鳌山灯之事交给了她。

搭建鳌山乃是

工部之事,本就是工部全权负责,只是每年圣人都会指定一个监工之人,待上元节鳌山灯亮,万民同庆时,圣人龙心大悦,自会赏赐百工。

所以这个监工之人,便是圣人找个由头给功劳的。

往年这个好差事,都是落在了皇室几位亲王郡王身上,今年落在了谢灵瑜身上,说来也有种理所当然。

虽说鳌山灯如今便开始搭建,但是真正亮灯也是到等到上元节。

上元佳节,到时候整个长安城内都会被灯海覆盖,到时候各色各样的彩灯,种类繁多,璀璨夺目,而这其中便会以鳌山灯最为夺目。

今年鳌山灯便是搭建在望仙门外,之所以选在此处,自是因为到时候圣人可以携文武百官和皇宫内眷登临城楼,与长安百姓一同观赏鳌山灯。

而作为上元节最有看点的鳌山灯,之所以这般受重视,也是因为鳌山灯有为万民祈福的吉祥寓意,而到那一日圣人亲临城门上,与万民同乐时,更是彰显了江山永固,与民同乐的盛世气象。

嘉明帝治下的大周,这些年来国力确实是强盛,是以长安才会吸引这么多外藩使团前来朝贺。

自然这一幕也要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之人瞧瞧,大周如此强盛,与大周为敌,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不过这一层含义,嘉明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光是从今年鳌山灯的制作乃是历年来最高,便能看出来了,他这是在震慑有心之人。

而这个有心之人当然指的便是,迟迟未返程的北纥使团。

是以谢灵瑜得了圣人的旨意,望仙门早早就被封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