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新增4k)

实在不放心还需要坐轮椅的姐姐一个人在家,几乎每天中午都偷摸溜回去。

也就最近,好似终于想开。

自己学业忙碌,姐姐那边也给找到事情做,才终于恢复正常高中生的生活节奏。

作为朋友,王智有多清楚许风迟那段时间过的什么日子,又是什么状态。

此时便有多为她开心。

现如今,她们连家也搬到更好环境,迟姐岂不是终于能安下心做自己的事?

晨读时间。

背单词、背古诗词与背各公式知识点声音从各班教室未掩实的门窗传出。

往日书堆得老高的桌

面,此时一片干净。

倒是走廊,蓝色、白色的拖箱摆满,直接摞地上的书更是成沓。

连老师办公室门口都被放满,总被大人们说“学习多轻松”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可见一斑。

“走吧迟姐,咱俩一考场。”

晨读结束,王智单手将包挂在肩后,招呼许风迟。

“等等我啊!我考场就在你们隔壁呢!”

徐青青,一把拉住王智书包带,害他一个倒仰,差点摔倒在后。

“我妈早上起晚了,没做饭,我得去食堂买个吃的,5分钟回来!”

说完便一路狂奔。

吃什么随便,哪个队短排哪个,节约时间为上。

边跑边暗自在心中庆幸,还好昨晚回家吃苹果时恰好和妈妈聊到迟姐奥赛全市第一的事。

不然,她居然都忘记,自己还可以问迟姐能不能数学帮忙压考点这一“完美外挂”!

而许风迟……

她还真知道该怎么压。

为什么不是所有高中老师都能自行出一份题目难度恰当的试卷?

难道他们都做老师了,还有不懂的知识点吗?

当然不是。

吃透高中所有理论,意味着的不只是对理论的了解与运用。

更是对整个高中知识点的整体重难点框架意识。

如果对整体框架把握不足,就会在出题是把握不住主要出什么。

——假若高考只是为了检查学习效率,为什么会有高频考点与重难点区分?

目的导向分析。

高考是为大学挑选人才,考核重点选择的倾向性自然也就有了理由。

“期末是对一整个学期学习情况的考察,知识点更多,压起来没月考简单。”

红笔半悬在数学书目录页,许风迟没法说出具体哪个考点会以什么形式去出题。

——她只是摸透规律,又不是直接看到考卷。

便在征询徐青青想法后,直接在目录页列出个树状图,将大概率会考的知识点和题型迅速讲解。

至于压轴难题,她微微思考,最终圈出三个理论。

“倒数两题,应该逃不开这三个考点。记住理论,做出第一小题问题不大。”

徐青青站她右边,王智站左边。

这可是期末考“保命秘籍”,一个两个听得别提多认真。

直到许风迟停止说话,才发现不知何时被过度压迫的背部。

尤其王智,“哎哟哎哟”地叫起来,感觉自己才吃完春卷饱乎乎的肚子都快被压吐。

不由嚷嚷着“谁啊!挤什么挤!”地回头。

旋即被那乌泱泱一片的黑发顶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卧槽!怎么这么多人?!

三人站着的走廊处,原本虽堆满书籍,但还算空荡,起码留出2个身形微壮男生并排走的空间。

现在直接上演“釜山行”。

人挤人、脑袋碰脑袋语文试卷,题才答一半,下意识维持“高强度运动”的掌心已然微微出汗。

看一眼才过去半小时出头的时间,她迟钝意识到。

好像……

语文考试时间没那么紧迫,也非答案一眼可得的理科题,更需要深入思考。

便刻意让速度稍稍慢下。

不过,思考方式已经固化作高频速,

高分作文非一日可成。

作为学渣,许风迟以往比较得过且过,只求不跑题。

如今有分数需求,便刻意背过好词好句和议论文模板,小众名人事迹也记了不少。

再加上每天当作摸鱼娱乐,得空便写的小(日)说(记),下笔也不再生涩。

开始比成功更重要。

就算写得一般般,开始写本身,就比只知道空想要达到多高水平的人厉害。

甚至写到几处地方,按原本作文习惯该顺着往下,许风迟却总觉不对,便用“绿植生长”来进行象征。

干巴巴议论文也增加散文美。

语文考试还好,下午的数学考试才是要大命。

听着那接连不断“沙沙”声,与许风迟同考场一众学生面露绝望。

同样来自普通班的还好。

有种“本是同根生”的自来荣耀感。

许风迟厉害就是同为普通班的他们厉害!

以后少用班级分阶层,看不起人了!

来自实验、强化班,尤其是以往很是为此骄傲,有些自矜“地位”的人,才是真的心态崩塌。

先前许风迟参与那么多次比赛。

校外暂且不提,补习班“水赛”都是萍水相逢陌生人,市选拔更是学霸云集,全校一共出六人。

校内则只有那小几十数学尖子生体验过与许风迟同场比赛的压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