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道,“你看哪儿可以安得下这么多人?”
“去迎宾楼吧,迎宾楼大,他家喜宴特别出名。”
闫小七乐呵呵地搓搓手,“我先去定个座,包个场!”
第17章
也是迎宾楼的李掌柜今天运气好。
迎宾楼是九思县城一家酒楼,已经开了二十几年了。
它菜品不怎么样,服务也相当一般,唯一的优点就是地方大。
上中下三层楼,每层能宽宽敞敞地摆十张大桌,总共接纳三百个客人。
要挤一挤多摆几张桌,四五百人也能行。
就冲这个,九思县居民一致认为迎宾楼是摆酒的最佳去处,本地人不管是摆婚宴寿宴还是剃头酒,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迎宾楼。
今儿个李掌柜一大早就带着人忙里忙外,挂红绸,摆桌椅,早前跟外地集市与港口订的食材也都按时到了,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只因今天是钱秀才家的儿子娶亲,娶的那可是京城大鸿儒孙先生家的千金,就冲这个,二三十桌总得摆吧?哪知道忙了半上午,吃酒的客人还没到,钱秀才和孙先生一起苦着脸找上了门,说要退订。
这事儿吧说出来又是一段啼笑因缘。
钱秀才和孙先生早年是同窗,往后孙先生入仕做官,再急流勇退,虽没有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却因才学出众在京城颇受人尊重。
钱秀才则仕途不顺,十几年都没能考上进士,之后便死了心,回了九思县老家教教书收收租,日子过得也勉强小康。
两家人相熟几十年,自家的儿女早订了娃娃亲,现在钱家儿子和孙家女儿都到了该要嫁娶的年纪,两家一合计,觉得成婚这事儿就该排上日程了。
变故也就出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