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第 237 章

反派之妻 枝呦九 4599 字 2022-09-13

“长明一十三年,春,春闱。”

然后抬头,“那灯笼上面还要坠铃铛,除了小花,谁还做得出来。”

折邵衣:“我也有一个,她爹不在家,她怕我寂寞,便挂了些铃铛,让我想怀楠的时候就摇摇铃铛。”

盛梦瑶:“这孩子。”

她一边说,一边写上了第一个名字。

裴玉珠。

裴玉珠,青州人,父,青州知府。

是世家培养的。

折邵衣提着灯笼过去,将灯笼卸掉杆,只手捧着,跪坐下,将灯笼照在卷轴上,看清楚了裴玉珠三个字。

“这个姑娘我见过,看着小小一个,但记忆惊人,她先去刑部,她爹破案很是出名,想来是女承父业。”

盛梦瑶:“要你说,我自然知晓她的志向。”

每一个姑娘,从进入考场那一刻起,她们的名字就进了她的脑海里,再没忘记过。

像裴玉珠这般厉害的,自然是细细打听过的。

她道:“她今年十八岁,一路考到现在,十分不易,也是天赋使然,我看啊,可以得个状元。”

折邵衣:“状元怕是不成,这回还有几个厉害的学子,考了好几回,学问不差裴玉珠。”

盛梦瑶点头,“看她造化。”

然后突然抬头问,“我这样,是不是对学子们不公平?”

折邵衣挪了个地方跪坐,举着灯笼催她写,“不公平?若是您想不公平,何必等到如今。”

“我们等了一十三年,才等到三百多个人,已经是天大的公平了。”

盛梦瑶就道:“别的可以扶持,做官么……还是要对百姓负责的。”

她舒出一口气,“再有一个一十年,想来就可以翻十倍了。”

折邵衣笑起来,“是,还望我们能等到那一刻。”

寂静的夜晚,皇宫里面空空荡荡,宫人们伺候在外面,大殿里面的两人都跪坐在地上。

一个伏在卷轴上写名字,一个举着灯笼照亮名字。

两人时不时说几句话,三百一十三个人,她们都记得身世,来历,性情,以及她们想要的东西。

足足两个时辰,她们才写完了这些名字。

盛梦瑶满足的道:“等河洛年老的时候,希望她能写更长的卷轴。”

折邵衣起身,让宫嬷嬷拿来了木牍,然后把卷轴锁进了木牍里。

她道:“那就做传家宝吧,等千年以后,说不得能被后世之人奉为至宝。”

盛梦瑶:“我还想把它们雕刻成石窟。”

折邵衣就笑出声,“石窟?”

“阿姐,这些年咱们雕刻的石窟够多了。如今石窟匠人可是抢手的人。”

自从当年的官绣之路雕刻成石窟之后,往后做成的每一件事情,不用盛梦瑶去说,就有讨好她的人开始雕刻石窟了。

权利是个好东西。

尤其是皇帝。

长明一十三年的春闱,盛梦瑶钦点了裴玉珠做状元。

朝臣们有些面面相觑,但状元榜眼探花都是皇帝来决定的,也无人去质疑。

只是外面还是说起了女帝这一次的点状元。

他们“居安思危”,害怕女帝年岁大了,会“犯糊涂”。

折邵衣让小花出去抓了几个散步消息的人进监狱,这才缓和下来。

再次进宫的时候,她问宫嬷嬷,“陛下呢?”

“在枫林。”

枫林的枫树更多了。

折邵衣黄昏时刻进去,迎着晚霞一路走,这才看见了站在枫树林尽头小湖泊边的阿姐。

她笑着过去,“湖泊里有什么?”

盛梦瑶没有回头,也没有抬头,依旧看着湖泊里面的自己,“有我。”

折邵衣站过去,湖水里有了她的身影。

“现在,也有我了。”

盛梦瑶笑起来,“谢谢你陪着我。”

她抬头,看向了前面。

前面也是枫树林。

这一湾湖泊,前面是枫树林,后面也是枫树林。

“本来这前面种的是桃花。”

她道:“不过我喜欢枫树,他们就把桃树砍了,种上了枫树。”

“他们砍桃树的时候,我并没有阻止,我默认了他们来迎合我的喜好。”

折邵衣:“挺好的。这皇宫是阿姐住的,阿姐喜欢就好。”

盛梦瑶:“但这天下不是我的。”

折邵衣:“阿姐在乎他们说你的坏话?”

盛梦瑶:“你知晓啊。”

折邵衣笑着道:“就几个说坏话的,我都把他们抓起来了。”

盛梦瑶看着湖水里面的自己,抿唇道:“我没错。”

折邵衣噗嗤一声笑出来,“阿姐,你当然没错。”

她道:“裴玉珠即便不是状元,也在前十。”

她走过去,脱掉了鞋子,坐下来,将脚伸进小湖泊里,一池子的水就搅乱了,没了她们的影子。

她邀请阿姐一起,“坐吧?咱们都这般大的年岁了,站着多不好啊。”

盛梦瑶坐下来。

折邵衣从荷包里面掏出一块糖,“吃吗?”

盛梦瑶接过去吃了。

折邵衣吃完了糖,这才看着远处的枫林道:“阿姐,这天下没有永远是对的人。”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有一句话,我一直想跟你说。”

“你背负着的东西太多了,一直以来,你觉得自己是举着火把的人,是提灯夜行的人,你就是取国号,也要了长明两字。”

“你因为背负着剑,所以一直以来都在负重前行,走的久了,你把自己看成了圣人。”

“圣人无私,心怀大善,大爱,但是圣人也是人。”

“会有贪欲,会有私心,会有自己的喜好。”

折邵衣偏头,认真的看着阿姐,“这些年,你走得太累,我一直都想让你休息。”

“休息?”

盛梦瑶喃喃一声。

折邵衣:“对,休息。”

“你可以不用日日去早朝,不用天天批改奏折到深夜,不用一睁开眼睛就是天下,就是百姓……甚至,不要再梦见那些装着女婴的坛子。”

“你身上这把剑,可以拖着走,可以扛着走,甚至可以把它卸下来丢在一侧,等你想要拔剑的时候再捡起来。”

“可以吗?”

盛梦瑶轻轻的摇头,“不行的。”

折邵衣:“你是人,是人就有懒惰,就有私欲,为什么不行。”

盛梦瑶:“不行,我不能这般,事情太多了……”

折邵衣:“阿姐,你钦点裴玉珠做状元的时候,我也觉得惊讶,不过惊讶过后,我很高兴。”

“你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知道任性了,我很高兴。”

盛梦瑶:“但这是错的,按照才华,裴玉珠理应做不了状元。”

折邵衣:“那就在其他地方赔偿他们。”

盛梦瑶愣了愣。

折邵衣看她,“阿姐,你这一辈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缘由在,无论是杀人,还是救人,在你心里都有一杆秤。”

“你看得太明白,也太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从来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因为有这杆秤在,你做的事情在你看来,没有错处。”

“如今,你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了。”

“圣人怎么可以做错事情呢?”

她轻轻的道:“活到我们这个年岁,年轻的时候想得清清楚楚,年老的时候,反而在乎起那些细枝末节,后世名声来。”

盛梦瑶就笑了,“是,你说的对,我应当是在乎晚节的。”

她叹气,“我很羞愧。”

“我羞愧的事情,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事情,而是我发现自己开始在乎这些名声来。”

“我不是自己想的那般圣洁,那般坚定。”

折邵衣站起来,伸出手将她扶起来,“可是因为这般,我们才像个完整的人。”

她道:“阿姐,你年轻的救赎了那么多人,如今年老了,要不要试试对自己救赎?”

盛梦瑶:“救赎……自己?”

折邵衣牵着她的手,“是,救赎自己。”

她认真的道:“阿姐,告诉你一个秘密。”

盛梦瑶:“什么秘密?”

折邵衣:“很多人都想救赎你。”

盛梦瑶抬头看她,“救赎我?”

她浅笑起来,“是吗?”

折邵衣低头,“嗯。”

“你站的太高,走的太远,每当你走在枫树林里,我都能感受到你的寂寥。”

“黎太后,吴太后,您的父亲,母亲,包括我……我们都想救你。”

“年轻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救你,年老的此刻,我终于知晓了一件事情。”

“你根本不用人救,在你坐在皇位上一道道奏折发出去,在你写下那三百一十三个人的名字时,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救赎的一部分。”

她道:“你已经救了那么多人,为何还不能犯错呢?”

“阿姐,你不是圣人。”

“您可以犯错,可以软弱,不用永远走在前面,不用替人挡住风霜和刀剑,不用坚不可摧,不用做圣人。”

盛梦瑶久久没有言语,良久之后,她笑了。

“邵衣,你也长大了。”

折邵衣抿唇,“也只有你还把我做孩子看。”

“可我已经老了。”

黄昏与黑夜交织,不远处的宫人提了灯来,折邵衣接过宫灯,对她道:“阿姐,回吧。”

盛梦瑶跟她并行。

一路上无言,等走到路口的时候,她突然道:“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救赎者。”

“从我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梦见自己背着剑走在满山谷的坛子中间,”

“我立誓劈开所有的山雾和坛子,从年轻的时候一直走到年老。”

“我甘愿背着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慌张,一步一步的走,总有一日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