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单雨虹在五月的时候结婚了,是之前在北海公园那位相亲对象。

对方工作稳定、情绪稳定,待单雨虹很好。所以没谈多长时间,俩人就商量着结婚。

由于男方的宿舍没分配下来,所以单雨虹是等到宿舍分配了以后才办婚礼的。

结婚后单雨虹便申请转业,进入北京电影制造厂当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们文工团年年都有年轻姑娘上来,年纪大的自然要让位。

文工团不需要那么幕后工作人员,所以大多数女孩都是在嫁人后开始转业。不过转业多数与原专业有关,不算偏行。

业务能力强的,可以代表国家出国表演,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家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业务能力普通的,则会进行基层文艺宣传工作,也让普罗大众们感受文艺氛围。

好就好在,文艺兵归属军队,待遇一向非常不错。哪怕是转业了,也不会去太差的地方。

单雨虹一走,林依依也得谋划自己的出路。

恰好她属于业务能力强的文艺兵,团里恰好有出国表演的机会,她二话不说申请了。

这个社会变得混乱,失去了秩序。像苏小春这样拿毕业证,倒成了正常现象。

于是这场婚事就顺理成章的举行了,苏小春看着蒋傲云幸福的笑容,很难想象到她之前很骄傲的说,城区绝不嫁京郊。

她和高湛纠缠了几个月,林依依也确实很累。出国表演不是高湛带队,正好可以把两人隔开。

六月论文上交,等待严主任审核的过程中,苏小春又参加了蒋傲云和小孙的婚礼。

当然,严主任最希望苏小春留下来,然而苏小春觉得严主任团队中人才济济,她的作用并不大。再加上某个男人在安城翘首以盼,六个月开始几乎每天都要发电报过来问她什么时候过去。

尽管赵翎四月份又去了北京一次,但两个月未见,苏小春还是激动的。她在赵翎走过来的时候就飞扑过去,赵翎也准备好了迎接她。

北京气候偏干,住在那的时候苏小春每天都要抹蛤蜊油,后来林向晚送了她一瓶面霜,她就换成了涂抹面霜。但北京实在太干了,空气质量也不太好,天气一冷,就得一天三顿抹面霜,不然脸上就要干得泛红,还容易疼。

这样拥抱在一一起的举动非常出格,但俩人都有些顾不上,随便别人怎么想。就凭赵翎身上的军装,也不是能随便抓的。

他眼神可比自己的还好,在一瞬间也锁定到了她。

就这样,苏小春在没有进入学校学习的情况,也拿到了北大毕业证。不过这个年代确实和21世纪不一样,这个年代连高考都取消了,进入学校的不再全是普通学生,而是社会上被推荐过来的人才。哪怕对方只有小学学历,依然能上大学。

但她这个样子,苏小春觉得她是幸福的。

她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再回来苏小春肯定已经不在北京了。

就像她和赵翎,明明是天壤之别的两人,却因为阴差阳错的缘分走到了一起。蒋傲云和小孙,不过是城区和京郊而已,公交车也就两小时不到的路。

苏小春记得林依依在出国头一天跑来她宿舍,坐在床边哭了好一会,最后肿着眼睛跟她告别。

苏小春担心,要是再不去的话,赵翎应该会直接杀过来把她提走了。

王燕珍跟苏小春一起等论文结果,她已经打算好了,继续留在严主任手下。跟着严主任,至少不缺科研项目,她没对象也没家庭拖累,留在这边发展更好。她本来又是那种做事认真细致的,严主任也主动提出希望她留下。

安城的机场比北京要破旧许多,苏小春拐到出口,老远就看见了穿着军装的赵翎。

不管怎么说,苏小春捏着毕业证还是非常稀罕的,将之收到自己行李带最里层,去告别了赵全安和林向晚,苏小春就踏上了飞往安城的飞机。

小孙做到了他承诺的,进入了城区公安局。虽然还没分配房子,但蒋傲云父母很认可这个女婿,主动提出在房子下来之前,可以先住在他们这。

但安城不一样,六月的安城热浪滚滚,但空气中似乎蕴含着充足的水分,再热也不会让人干得发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