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

第二天北京又下了场大雪,出行都困难,苏小春干脆窝在宿舍看书。到点下楼去食堂买饭,医院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给清了雪。

回来的时候宿舍门卫大爷喊住她,说有她的信还有包裹。

然后就递给了苏小春两封信,她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提着包裹,会宿舍第一件事是把饭盒放热水管上,打完饭走过来凉差不多了,热一热再吃。

她把信拿出来,一封是严娇娇寄来的,一封是阿梁寄来的。

苏小春先拆开阿梁写的信,她回来后和阿梁家没断过联系,刚开始是老安托人给她写信讲阿梁的状况,后来阿梁去学校念书了,就开始由阿梁自己给苏小春写信。

他的字已经写得很端正了,主要是跟苏小春说他学习的情况,看了多少本书,又认识多少字,老师说他明年就可以去初中了,还讲生产队来了些知青,会吹口风琴。他问过这些知青,自己以后能不能学医,可是知青告诉他现在已经没有高考了,他没办法参加高考,除非有人能推荐他上大学。

也讲他已经很长时间没犯过病了,按照小春的吩咐,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多看大自然,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实在是烦躁了,他就看书,知青们有书,他会拿小春以前给他买的书跟他们换书看。

最后还在信里告诉小春,妈妈怀孕了,他很开心。

苏小春是全程笑着看完信的,尤其是看到最后一句,妈妈怀孕了,他很开心。这说明阿梁的心理已经恢复得非常好了,患者越来越好,小春自然非常开心。

严主任穿着单薄的毛衣,一看就是紧急从温暖的室内跑出来,都顾不得穿上外套。面对着对面那一群人,她肩背挺直,神情严肃,就算风将她的短发吹得凌乱,她整个人也还是坚定的站在那。

最后跟苏小春说大家都很想念她,知道她去北京发展后,大家都非常高兴,希望她好好干,成为大名医。包裹里是他们寄的东西,秋萍婶知道北京不爱吃辣,做了两罐辣椒酱,还有一些冻结实了酸菜炒肉以及今年的新米之类的,希望她不要嫌弃。

严娇娇和姜秀秀俩人给她写信的次数不多,两三个月一次。这一年下来也写过三四次信。

她拿出信纸给严娇娇回信,首先告诉她,不要对刘爱红客气,如果她再想干坏事,就直接找公安处理。至于蔡素芬,她不听劝,自己告诉过她一定要卧床的,再找麻烦的话也去找公安处理。

这次是严娇娇写的,信里主要是跟她说些闲事,比如趁着她去县医院学习的时候,刘爱红打算搬回去,然后被姜秀秀李秋萍这些人赶走了,文队长直接说了,只要他还是队长,刘爱红就别想占房子。

她蹭蹭蹭跑过去,人群中间,严主任正在和一群戴红袖章的人对峙,那些人手里提着好多厚厚的本子,苏小春一眼就看出来,那是他们团队用来记载数据的。

写完信苏小春又在自己成堆的书里翻了翻,找了几本今年新出的医书,打算下午还是要出去一趟,去买点北京特产,给他们寄回去。

对面被叫老吴的男人苏小春没见过,他只是兜着手,“严主任,我们只是接到群众举报,吃了你们给的药后有孕妇出现严重的身体排异反应,现在还没脱离危险期呢。我们这是接到通知,暂时接管你们试点数据,检查过后确认没问题才能还给你们。至于毁不毁,还得看我们检查后的情况。”

反正自己目前还是蛮有时间的,花几个月空闲时间写本医书没问题。

杜薇薇她不了解,只要她能在村卫生所帮人治病就好了。

还有蔡素芬生的儿子长到六个月了,发现是个脑瘫。蔡素芬非说是苏小春当初在的时候给她下了药,又说他们村卫生所的人没用,连这个病都治不好什么的,非常无理取闹,给她们找了不少麻烦事。

买完折腾回来时,发现医院门口好多人,主要是王燕珍宋辉李代礼这些人都在,一个个脸上都挂着气愤的表情。

合上信的苏小春轻舒一口气,向阳生产队是她的家,是她的归属之地。她在生产队还是快乐的记忆更多,不好的记忆也就和刘爱红他们生活两年的时候。

苏小春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她可以写一本非常适合新手的医书,通俗易懂,要非常适合阿梁这种新手学习的医书。

打定了主意,苏小春把给阿梁写的回信放到一旁,再把严娇娇的信打开。

做好这些,苏小春赶紧把饭给吃了,弄完又裹成熊,去北大医院附近的国营商店买特产。

她也很想念大家,等这边的科研项目结束,她就可以回安城了,到时候一定回生产队住一段时间。

写完信苏小春想了下,阿梁想学医,那是好事,如果只是把书给他寄过去,现在肯定看不明白。不如她利用空闲时间,手写一本医书,再给他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