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她要去提醒下梁医生,不能只看脸,还得看对方是不是和自己一路人。

她并不知道,苏小春其实一个字没写。

她重重哼一声,这个声响把紧张做题的姜秀秀吓一跳。她抬起头,却看到护士长张雅丽正朝着苏小春桌边走去。

姜秀秀也被叫到了,问的还是之前她问苏小春粪坑的问题,按照苏小春的回答给出解释,她获得了张雅丽赞赏的眼神。

虽然知道这是苏小春的功劳,但姜秀秀还是高兴得晕晕乎乎。

整整一个上午,张雅丽把册子讲解完了,也挨个问了所有村卫生员问题。也不是所有,除了苏小春。

姜秀秀也是后知后觉发现,苏小春居然一次没被叫起来过。甚至到了后半段,苏小春直接趴桌上睡了过去,张雅丽居然也视而不见。

要知道哪怕是之前顶撞了张雅丽的严娇娇因为走神,都被张雅丽说了一通。

“张护士长,好像一次也没有叫你。”

姜秀秀忐忑的将这个事告诉苏小春,她怕苏小春多想,还特意补充一句。

“可能是漏看了名单吧!”

苏小春很庆幸的拍拍胸口,贼兮兮的抿唇偷笑,“还好没叫我,不然就发现我睡着了!”

张雅丽讲解的声音实在太催眠了,她本来想认真听的,可她的眼皮太重啦,一不留声,就耷拉下来睡了过去。

姜秀秀捏着手里的铅笔,她怎么觉得,张雅丽不是漏看了名单,好像是故意忽视苏小春。

汪景林是县医院院长,前两年刚从军区医院申请转调,原本他只打算回来照顾病重的母亲,顺带在县医院当个坐班医生。

奈何县医院实在缺人,他履历又太高,只有院长才配得上他的履历。

索性院长工作虽忙,但自由度高,还是能顾全到家里的。

上头发放建立村卫生所文件,作为曾经在军区医院工作过的医生,汪景林嗅觉相当敏锐,很清楚这将是一个大动作。

来县医院两年,他也非常明白,这项政策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优秀政策。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从小就知道普通农民求医难,求药难。

会接手院长之职,其实也是想在能力范围内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医疗帮助。

之前也尝试过医疗下乡,免费问诊等等,只是推行空间太小了,只能惠利到县城周边的生产队,更偏远些的地方无法照顾。

政策下来,相当于瞌睡来了有枕头。赴县委开会之时,他当场表示了一定会尽县医院之责,尽他们所能提供帮助。

作为一名一路堂堂正正考上学校学医的医生,汪景林也很清楚,让一群没有相关医疗经验的人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医生,不,卫生员,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

医学原本就是严谨的,既可救人也可伤人,稍有差池,可能危害人命。

但没有办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上还是因为医疗工作者不足,才让这些生产队自己提供人员。

这些人员送到县医院学习,汪景林认为,不仅仅只是让卫生员们学习如何给人治病,还需要观察这些人是否能成为一名优秀卫生员。

毕竟卫生员们将来面对的是简陋的医疗条件,繁重的医疗任务,以及囊括全科的病情。

这绝不是只有热情就能干下去的,无论人品心性性格,都非常重要。

为了设计考核项目,他开了几场会议讨论。让卫生员们自己先看两天册子,就是其中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