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功课。
眼见要被拖回去,隽明袖伸出手,对鹤云栎大喊:“鹤师兄!若能活着渡过此劫,我再来找你。我对你的心日月可鉴,纵山崩海移,绝不悔改!”
“你还绝不悔改!”
顾决云更加来火了,又抽了他几下。
“绝不悔改!”
鹤云栎叹气。
等小师弟挨完打,给他送两瓶上好的伤药过去吧。
“改不改?”
“不改,打死也不改!”
鹤云栎改了主意:送一打吧,外敷内服都要。
孟沧渊眼睛不眨地看着顾决云离去的方向,满脸钦佩,甚至情不自禁竖地鼓起掌:三师叔的剑式愈发精进了,一息之内竟能连续打出七十“剑”。厉害!
渡头清净下来,陆长见摘下隔音符走到鹤云栎身边,嘱咐:“先去上香吧。”
折转来到正清殿,大殿正中摆放的是云霄信奉的上清祖师像。历代祖师们的排位摆放在右侧,左侧是一面巨大石壁,上面刻着门派训诫。
负责值守大殿的记名弟子递上点好的香。鹤云栎接过,插在祭坛的香炉中,又掀起衣摆跪在软垫上,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见过祖师,完成了归山的礼数才能去做其他事。
云霄虽是小门小户,但在有些规矩上很是严格,这么多年下来弟子们也都习惯了,并无怨言。
出了大殿,陆长见没再拉着鹤云栎说话:“舟车劳顿,师伯就不留你了,早些回去瞧瞧你师父。他有些时日没出来了。”
还没到时鹤云栎就在想这件事了,听到大师伯这么一说更是归心似箭:“那弟子告辞。”
望着师侄远去的背影,陆长见这才对弟子说出憋了半晌的私房话:“沧渊啊。你有没有想过,为师虽是让你去接你二师弟,但你可以在山下玩上两天,认识两个朋友再回来的?”
结果头天下午去,第二天早上就回来。
咋?
少吃一顿家里的饭是要饿死?
孟沧渊不解:师父有这个意思吗?那离开的时候为什么不直说?
他双手比划,试图解释。
陆长见瞧了半天也没懂:“徒儿,你能说话吗?”
孟沧渊点头:“能。”
一字落下便没了后文。师徒俩大眼瞪小眼。
陆长见心塞:是让你说话,不是问你有没有讲话的能力啊!
看弟子这样,他只觉自己的心梗更严重了:“算了,你一路也累了。晚上有没有想吃的?”
“甜汤!”
陆长见神情复杂地瞧了他一眼:看起来冷若冰霜的大帅哥,怎么好这口呢?
“知道了。”
说罢扭头就走。
孟沧渊跟上:“冰糖雪梨。”
太难了,不会做啊。
陆长见正想拒绝,对上弟子期待的眼神,叹气:“这样!待会儿为师去你三师伯那坐坐,看能不能把他劝进厨房。如果不行,你就乖乖吃冰糖和雪梨。”
“成交!”
“什么成交?要说谢谢师父。”
“谢谢师父。”
……
离了大殿,鹤云栎朝东山走去,越靠近他和师父居住的“倚松庭”便越发安静。
云霄派常住的只有二十三人,其中十五人是接近“雇工”的记名弟子。
他们都是从附近城镇雇来的家世清白的子弟,主要负责打理日常杂务,而云霄派在发放月俸之外,还会向他们传授一些基础法门。
至于正式弟子只有八人。
分别是大师伯兼前任掌门陆长见、二师伯牧夜声、三师伯顾决云,和鹤云栎的师父应岁与,以及他们各自的亲传弟子,按年龄排序分别是孟沧渊、鹤云栎、骆九衢、隽明袖。
门内人本就不多,又因为某些原因,弟子们轻易不会往倚松庭走,因此鹤云栎一路过来几乎没有见到人影。
沿着曲折的石阶向上,转过山壁,倚松庭出现在眼前。错落楼阁与嶙峋怪石交错,似从其中长出来的一般。清风穿庭,鹤唳松林,一处清幽的隐居之所。
东面的书斋是应岁与最喜欢呆的地方。
学医、看书、研究杂学,抑或是什么都不做只喝茶吹风,都是他喜欢的消遣方式。
果然,刚到门口,便看到药瓶、书籍,以及其他各色杂物堆了一地。果然呆过。
鹤云栎一边小心往里面走一边将易碎的东西捡起来放好。
因为屋主这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倚松庭室内大部分地方都未设桌椅,而是在地板上铺了三重筵,置案几与软席,方便主人坐卧。
过程中鹤云栎还发现了被触发过的小型法阵和陷阱。联系小师弟脸上的伤,他对前因后果有了猜想。
从书斋到药房、丹室,再回到书斋,始终没见到人影,唤也无人应。
鹤云栎叹了口气,转身欲去别处寻,可他未注意到脚下一个未被触发的阵法陷阱,待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失衡往后跌去。
此般境地,若是其他师兄弟来定能轻巧化解。但鹤云栎只是个腰缠万贯但四肢不调的丹修。
眼见就要脸接地板,突然,一股气劲在他腰上一托,助他稳住了身形。
“仔细些,你忍心让为师年纪轻轻就亲欲养而子不待吗?”懒散的腔调,不着边的言辞,除了应岁与又能是何人?
惊魂初定的鹤云栎长叹一口气,无奈唤了声:
“师父。”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