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悔恨又一次将他淹没。

为什么他不学炼丹?

骆九衢默默算了一笔账,当世“丹圣”三人,特阶丹师大概二十不到三十人,还有高阶丹师也要分——

“每年光分红就好几亿,丹师协会这么有钱的?”

可恶的中间商!

“没那么多。丹圣的标准分红其实是一千万,师父是例外。此外还要看实际情况。”

鹤云栎重新给他算来:“比如有些丹师受宗门供奉,本就不对外出售丹药,那么对他们就只会象征性的给一到两成。”

另外两个丹圣和绝大部分特级丹师都是这种情况。

“至于高阶丹师分红本身就不多,每年也就几万到几十万。因此哪怕是收益好的年份,丹师协会花在这上面的钱也不会超过八千万。”

几万到十几万是意思意思?

骆九衢开始怀疑自己和鹤云栎用的不是一种货币。而这还只是分红,并不包括丹师自己售卖丹药的收入。

“为什么小师叔就这么多?”丹师协会做慈善的吗?

“这就说来话长了。”

“师兄说吧,你师弟贫穷的人生不差这点时间。”

这要从数十年前说起了——

云霄立派之初只有剑道,并无丹道。但在当今这个世道,纯粹的剑修是赚不到钱的,因此从立派起门中就没摆脱过囊中羞涩的窘境。

到了第六代,情况更糟糕了。门内四个弟子加不出十点经营天赋,没办法靠经营产业赚钱不说,脾气还一个赛一个臭,都拉不下脸去为大势力打工。

大师伯只能一人咬牙撑起宗门。

终于,在他日夜操劳下,宗门穷得到了解散的边缘。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师兄弟四人聚起来一合计,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得开辟一个赚钱的路子。

二师伯和三师伯痛定思痛后,咬牙表示愿意牺牲自己给某个漂亮温柔或者明媚可爱的富家小姐当赘婿。

大师伯一人一剑敲醒了他们:要有这好事还需要等到今天?

一番商量后,他们决定通过抓阄的方式挑选一个倒霉蛋去学来钱的手艺。

很快,倒霉蛋选出来了。

是应岁与。

以应岁与的性子当然不乐意当这个“冤种”,就在他准备耍赖之时,一股突如其来的“使命感”涌上心头,使他毅然将剑一扔,抱着丹书“啃”去了。

师伯们也收起了捆仙锁。

该说天赋好悟性高的人学什么都快,靠着自学,半年后应岁与便炼出了第一炉聚灵丹。

凭着卖丹药,门派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收入由负转正,也有余钱修缮殿宇、置买产业了。

但在他们彻底“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还有一头拦路虎,那就是丹师协会。

虽说丹师协会成立初衷是为了维护丹修界的公平,但千百年运作下来,还是浸染上了迂腐习气,当权者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只培养拜了山头的“自己人”。

因此横空出世,且“不懂规矩”的应岁与被视为了眼中钉。丹师协会的高层决意打压这个“愣头青”丹师,包括但不限于——

拒绝给他应有评级;

暗中阻止他的丹药在市面上流通;

勒令药商不准卖原料给云霄。

垄断了丹药市场上下游的丹师协会自信能轻易捏死这个“无背景”的丹师。

但事实打脸了。

在他们的全力制裁下,应岁与的丹药还是一炉又一炉地出产,硬生生在被垄断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期间师伯们为了凑炼丹材料,勒紧裤腰带的艰辛就不细说了。

在和云霄争斗期间丹师协会的收入足足降了七成。

这场争斗持续了两年,丹师协会估算这个“小门小户”该到穷途末路了,摩拳擦掌,准备秋后算账。却不料平地一声惊雷,应岁与炼出了破厄丹。

丹成那日天地异象,百里皆见。

别说他们,全修界都知道又诞生了一位“丹圣”。

丹师协会彻底输了。

他们能拿捏住高阶及以下丹师的命脉,但奈何不了特级及以上的丹师。到了这个阶层的丹师有的是人捧,他们的制约手段没用了。

但祸事还不算完。

持续两年的争斗严重搅乱了丹市,许多丹师深受其害,认为丹师协会未能尽职,集结起来抵制协会。

内忧外患,再斗下去以后只怕没有丹师协会了。几位主战的总商很快被主和派拉下马。而丹师协会“改朝换代”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来云霄派求和。

几番商议过后,丹师协会咬牙签订了一堆“不平等条约”,包括但不限于:

给予应岁与相应的评级与尊崇;

除了每年只开炉三次的约束,应岁与不必对协会负责,不必听从协会调遣;

而作为应岁与“巨大牺牲”的回报丹师协会每年给予他三千万灵石的供奉。

这个数目也不是随口说的,“三千万”正是应岁与那两年卖药的平均年收入。

彼时鹤云栎虽已入门,但年岁尚幼,并不记事,这些都是后来听大师伯忆苦思甜才知道的。而骆九衢入门的时间还要更晚,又沉迷修炼,和同门话家常的机会极少,不清楚这段历史也不奇怪。

听完这段恩怨,骆九衢咽了一口唾沫,羡慕之情冲淡了不少。

丹修的世界勾心斗角好可怕啊。

不像他们剑修——

只会砍人。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