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公司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沈俏拿到严臻电影角色的消息不胫而走。
对于她要进军影视圈这件事情大家不觉得稀奇,唱而优则演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稀奇的是她出道选择的角色,竟然是捡的利晓兰不要的。
歌手和演员虽然是两个赛道的选手,但当二者都站的足够高的时候,也就没有谁比谁更高贵的说法了。
circle成名虽然晚于利晓兰,但出街上去一站,能喊出利晓兰名字的人未必比沈俏这个名字更多。
如果是导演指名道姓,非沈俏不可还好。
但这明显是利晓兰不要的角色,落到了沈俏手中,想也知道不可能是公司主动安排的。
因为以circle现在的人气,就算是要走影视圈的路子出道,有的是正儿八经的电影角色可选。
没必要到一个专门捧其他的剧本里作配,只有沈俏这边主动出手一个原因可讲。
沈俏不是很在乎别人怎么想。
她当然可以要求公司以她为核心安排影视圈的资源,甚至单独为她开一个组也不是不可以。
但在明知道有捷径可走的情况下,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
娱乐圈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
有一句话即使在多年后也仍旧被奉为圭臬: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强捧灰飞烟灭。
有人大把大把的钱砸进去,就是红不了。
有人一张照片红遍大江南北,找谁说理去?
有人兢兢业业,在娱乐圈投身数十年,也依旧不温不火。
有人一站封神,之后哪怕摆烂一路,也仍旧是众人心目中白月光。
有的电影电视剧大投资,大制作,飞升梦都做好了,结果扑的爹妈都不认。
有的剧组穷的差点连盒饭都发不起了,结果一发布备受好评,连里面就出镜了两场的狗都红的令人发指。
沈俏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她有点音乐上的才华,有点演戏的天赋,但都不多。
前者没法让她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撑死也就在流行音乐圈混混日子。
后者也很难让她像那些备受赞誉的影视圈前辈那样,演什么像什么。
如果说演员分三个档次,最低的档次是演什么都像自己,除非是演到了一个真的和本人很契合的角色,不然就会让人觉得非常出戏;最高的档次则是演什么像什么,也就是俗称的剧抛脸,你看到这个人,只会想到故事里的角色,而忘了他本人是谁;那沈俏觉得,自己的演技水平撑死也就在中间——
也就是观众看到她,虽然知道这是沈俏,但也觉得不是太出戏的那种地步。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同期不是没有更好的女性角色。
但不管是硬朗固执的女警花,还是精明能干的女律师,都不是才十八岁的她能驾驭得了的角色。
她现在就适合演一点花瓶,当然要找一个最会拍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