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
“为父不会比你做得好,能做的也远不如你。”裴少淮说道,“即便我知晓天下女子想要的是什么,我心里亦难做到十分急切、热忱,时时处处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更莫提立下人生信条了,我的心思在别处。”
“而小风你不一样。”裴少淮夸赞女儿道,“为父只是教给了你学问,但你悟出了自己的志向,并为此执着,小风你才是理解女子真正想要什么的人……”
如果是裴少淮参加今天的廷议,他的理性会盖过感性,他会审时度势。
裴少淮继续道:“就像你的三姑,她深知是什么将妇人困囿于宅院里,知晓如何做才能让妇人们有底气迈出家门。又如你的四姑,她做的也远不止开方子、抓药材,她知晓妇人们的心病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不可能做到的。”
天青色渐渐暗成深蓝,云霞被星辰替代,檐上的灯笼开始焕发光亮。
朝开晨露上,暮憩星河间,短暂一日花颜的牵牛花缠在竹篱上,已沉沉睡去,几只流萤自丛中钻出,在院中飞舞窥人窗户。
世人俗称牵牛花为“勤娘子”,因其柔枝袅袅,绕篱附竹,也因其朝开暮谢,起得比谁都早。
被世人定义的何止一株牵牛花?
夏日晚风吹拂裴云辞的青丝,也吹动牵牛花的绿叶,她仍沉浸在失利中,执拗放不下:“从敢为书院走出去的学生越来越多,却始终等不到一个机会,只能看着自己的才华一点点消磨在琐碎事中。”
她们想要成为翠篁青士,世道却希望她们安于当勤娘子。
“今日的廷议不是最后的机会,更不是最好的机会。”裴少淮宽慰女儿道,“于世人而言,世上从来就没有不经一番苦难奋斗而得来的功成名就,于你们而言,也绝不会有轻而易举得来的权利,被历史长流淹埋的沙洲不会一朝一夕重出水面。”
即便是理所应当的权利。
裴少淮知晓女儿的失落不单单在于今日的失利,还在于三十载的坚持却望不见尽头,暂时蒙在心头的迷茫、无措。
“朝廷主动给出的机会,更多的是审时度势下的无奈之举。”所以小风提议女子参加科考被驳不足为奇,裴少淮道,“世人的公认远比朝廷的准许更重要。”
“小风,你需要仔细想想,你所做的究竟是为了世间妇人,或只是为了敢为书院而已,这很不相同。”
裴云辞颈背一震,耳畔微鸣,仿佛听到夏风呼呼的吹声。
世人公认之时,便不必再在乎朝廷是否准许。
敢为书院只是率先从丛中飞出的几道流萤,微光易逝,而这世道的现状是,牵牛花需要攀附在竹篱上才能立起来。
“不必消沉,你们所做的正是奋斗的过程,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第二步,更不会有后续的千千万万步。”裴少淮最后道。
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
即使它不是到达姐姐的最后一步。
“女儿知晓该如何做了。”
借着檐上的灯光,裴云辞看到父亲两鬓斑白,不变的是眉宇间的正气和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