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他叫张有德,是家中老大,看着一行人,再看着他们拉的货物,他眼睛闪了闪,直接冲着郝掌柜去了。显然以为郝掌柜才是做主的。

郝掌柜先是跟对方寒暄几句,等对方问明来意,郝掌柜直接看向陆蓝紫。

陆蓝紫早就对古人轻视女人有所了解,她也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用硬邦邦的口吻道,“我是来你们村兜售种子的。”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张有德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挥手就想赶人,“谁会买种子?家家户户连饭都吃不起。田税都没钱交。走走走,家家户户都忙着呢。哪有空听你掰扯。”

陆蓝紫见他要走,于是立刻道,“我可以借你们银子交田税。一两银子每月我只收十文利息。”

张有德动作顿住,猛然回头看着她,“十文?只有十文?”

陆蓝紫颔首,“只要十文。”

古代没有低利息贷款,只有大户人家放印子钱。最有名的就是“九出十三归”,简单来说就是用10元物品抵押,当期3个月,月息就是1元,每个月需要纳息1元;但在当物时,当押物品价值10元的话,当押店只付出9元,这就是“九出”;客人到期取赎时,却要加收三个月的利息3元,共收13元,所以称为“十三归”(来自百度百科)。

一两银子每月只收十文利息,这跟白捡没什么两样。

张有德惊疑不定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一遍,总觉得她在憋着坏,“你那种子卖多少钱?”

陆蓝紫笑道,“不同种子价格也不同,苞米种子是十四文。每亩地需要四斤种子。”

张有德低头想了想,苞米现在售价是6.9文,也就是说种子的价格比售价贵一倍。十亩地要40斤种子,560文。但是却可以借这么多钱钱。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张有德有些想不通,“你要什么抵押物?”

贷款当然要有抵押物,到哪儿都是这个规矩。

陆蓝紫摇头,“我不要什么抵押物,不过我有一个条件,等苞米收上来,你们必须全部卖给我。价格就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来定。”

苞米全部卖给她倒是没有问题。毕竟绝大多数人家吃的都是稻糠和麦麸,再掺着野菜做成粥。苞米和大米都要卖钱交税。但张有德总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你就不怕我们还不上?”

没有抵押物,就肯定有那穷得揭不开锅,也没有田产的人来滥竽充数,到时候她能拿他们怎么呢?就算告到官府,衙役也顶多跺两根手指罢了。

陆蓝紫轻蔑笑起来,“我这苞米亩产可达六七百斤。如果你们村子有人不还钱,我就给你们村子断种子。而且没钱还债你们可以给我做一年工。”

张有德觉得这姑娘年纪轻轻就发癔症了,他不由将目光移向郝掌柜,想要让对方带她去看看大夫。

郝掌柜却道,“我们东家在县城开了一家铺子。绝不虚言。”

说实话他说得斩钉截铁,其实心里也没底。他活了这把年纪,还从来没听说过苞米能达六七百斤。江南土质是好,但也好不到这种地步。但是东家给他发月钱,她就是指路为马,他也得夸她说得对。

张有德一副你哄傻子的表情。陆蓝紫见他们两人干瞪眼,拿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张素娘将伞打开给她撑着,草丫拿着大蒲扇给她扇风。刘大郎从车上搬出个折叠椅,陆蓝紫大马金刀坐下来。

这……

张有德惊奇地瞪大眼睛,就是皇帝也没这个待遇,这这这……

郝掌柜实在看不下去,这哪里是张家村,这就是个傻子村,将人拉到一边,“你傻嘛,你是里长,上头在催课,你先把眼下的难关过了。等村民收上粮食,卖完得了钱,不就还我们东家了。也就几十文钱。至于种子钱,也没几个钱,你们村再穷,也不会连这点钱也拿不出吧?就算一时拿不出,不是还可以从东家手里贷吗?这完全是无本买卖。”

张有德有些犹豫,“可是那种子万一是假的。我就没听过亩产六七百斤的苞米。”

郝掌柜切了一声,“六七百斤可能有些夸大,但是两三百斤总是有的吧?”

“那种子万一是煮熟的呢?”

“你不放心,抓一把,放在水里泡几天,看它不能发芽不就行了吗?”郝掌柜就从来没见过如此死脑筋。

最终张有德拿不定主意,他要找其他里长来商议。

郝掌柜无可奈何,于是只能继续等。

不过张有德临走时还是交待母亲将人领进屋,烧点茶水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