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大人和孩子无论年纪大小,只要袁三少爷将人运过来,她按每人一千斤苞米的卖身价给他结算。至于袁三少爷花了多少钱运来,这是他的事。他赚的就是差价,她不管。

双方签订协议,陆蓝紫回去帮他备粮。这次的粮食需要现款现结。至于人的费用,他把人运过来,她再按照数目付袁记苞米。当场交割,童叟无欺。

袁三少爷的二十吨苞米运到河南,价钱肯定要翻上好几倍,陆蓝紫也不眼馋,这生意她确实做不得。

二十吨看似很多,但是要救一省之人,这点粮食就算喝稀都不够,但袁记现钱就这么多。账上还要留钱周转,袁三少爷打算先运一批粮过去,等他到了,估计朝廷派的钦差也该到了。后续他再运粮食过去。

至于双方谈的精米和面粉生意,袁记一时半会儿顾不上,得等赈灾结束,他们再合作也不迟。

袁三少爷检查粮食时,发现她将苞米打得碎碎的,里面没有掺泥沙等物,很是干净,再三向她道谢。

陆蓝紫做成这笔生意,心情很不错。

她到牙行,想让牙人帮忙租个庄子。

王朝初期,江南最好的田也才四十两银子,但是到了王朝末期,物价飞升,江南一亩上好水田要二百两,旱地便宜些,每亩只要五十两。她要的小庄子至少也得上千两银子。她的钱还有大用,暂时不想花在这些地方。所以她只想租。

牙人接到任务,自是尽力帮她挑选,很快就在城郊找到一处合适的庄园。

离县城不算远,总共有五百亩旱地,种的是麦子和苞谷。

一般佃户更愿意赁水田,得的银钱也能多些。旱地收成少,没有佃户愿意耕种。

这地主没办法,只能聘用长工帮忙看管,他时不时还得过来查看,费时费力不说,得的银钱还少。

陆蓝紫上门求赁,交的租子跟水田一个价,地主求之不得,不过他有个要求需得等到夏收后。

还有两个多月就夏收,地主辛辛苦苦犁地耕种,眼瞅着快要收了,想收完庄稼再赁给陆蓝紫。

陆蓝紫也不急就答应了,南直隶离河南接壤不假,但袁三少爷一行人要拉沉沉的粮食,没有三五个月不能回来。等夏收再租,时间卡得刚刚好。

回到超市,有客人在等她,陆蓝紫定晴一看,一个俏生生的丫头正焦急站在后院,手里还拿着帕子。她记得这姑娘,之前来店里买过东西,也是头一个对瓷砖发出惊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