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暴君胡亥1

说实话,连嬴政脑海里都冒出过一瞬间的想法,以为神仙要“盘点”自己。

可转念一想,对自己自信爆棚的嬴政立马否认:不可能。

嬴政笃定“暴君”二字与自己毫无关系,负手朗声道:“且安心听吧,神仙必然要说朕的丰功伟绩,绝不是那些暴君可比。”

他的话音刚落,仙音已至——

“不管怎么说,关于秦始皇嬴政最大的功劳:统一六国,这是不可否认的。”

“是他让我们的华夏大地迎来了首次统一,他是史上第一个皇帝,如果评选秦朝劳模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神仙这一连串的押韵好像都是在夸自己。

嬴政越听,就将脊背挺得越直,用“看吧果然如朕所料”的眼神睥睨众大臣。

他嬴政的这些事随便拿出来说说,别说碾压夏桀、帝辛那等暴君,就是与三皇五帝也比得!

李斯带着各位大臣在一旁恭维殷勤,直夸“陛下文治武功盖世,连神仙也降临夸赞”。

嬴政不动声色地摆摆手,示意大家低调,继续听神仙说。

“嬴政还是个基建狂魔闲着没事儿就爱到处挖地基,又是个九九六工作狂人日理万机,在他手中每天都有一百二十石奏折会被处理。”

“并且还擅长人才管理,这一生都是爽文主题。”

“......”

嬴政听得入神,听到自己的优点被神仙一一说出来,他自然非常自豪。

尤其是天下人都能听到神仙夸他,这比他搞多少遍泰山封禅自己夸自己都要来得有用。

然而神仙似乎并不打算一直这样夸下去,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天幕上的画风一转,又说道:“只是关于嬴政也有很多争议,有人说他大兴土木导致民力凋敝,那些挖了地基的工程到死也没完事,长城修了一万余里,阿房宫最终不了了之,最后胡亥修他的秦始皇陵倒是苦心竭力。”

嬴政听完,眼神里那些得意都僵住。

这些大工程都是他引以为傲的,没想到在别人眼里是在“大兴土木”?

他经过神仙之前“盘点”的两位暴君已经知道,神仙说的“有人说”都是来自后世的评价,于是脸色渐渐沉下去。

这时,神仙倒是又为他说了两句话,“虽然当时的人们都对这些工程表示不喜,但它们后来起到的作用却不容小视。”

无论是秦直道、灵渠、长城等军用基础设施,还是郑国渠、国道(驰道)、秦轨道等民用基础设施,都对秦朝当代以及之后的朝代立下了无法衡量的功劳。

“有人说这是‘罪在当代却功在千秋’的事,请大家各自分辨个中争议。”

嬴政的脸色依旧不太好,“功在

千秋”这个词他很喜欢,“罪在当代”却是他不认可的。

这些年他殚精竭虑为这些大工程操碎了心,却被认为“罪在当代”,没人领他的恩反而记他的仇?

他一眼扫过去,臣子们都左顾右盼,避让视线,生怕与他对上眼,被他抓过去评判一二。

“......”天幕之上,神仙仍在侃侃而谈,“嬴政一生都在遇刺,不止是‘荆轲刺秦’被我们熟知,他九个月就差点被置于死地,六年里都跟着他母亲四处藏匿,直到十三岁将王位承继,又经过八年的披荆斩棘,终于到二十一岁可以亲自把国家治理。”

那段心酸往事被神仙提起,嬴政眸子里晦暗如许,久久沉默。

神仙还在对比,“看看人家二十一岁就开始玩弄权术争权夺利,而现在二十一岁的都还是弟弟。人家不仅统一六国成了始皇帝,还让‘朕’成了此后几千年帝王的统一名字。”

“人家还把分封制改成了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统一,就像是对以后的统治有了命题,从此代代帝王都只需要一键复制。”

“......”

嬴政又泛起小小的骄傲,可又带来更多的不安。

神仙已经围绕他讲很久了,并且好像还有更多的东西要说。

他生怕神仙的嘴里下一秒就跳出一句“这就是我要给大家盘点的第三位暴君,秦始皇嬴政”。

嬴政暗自心急,表面上看上去却是波澜不惊,无论神仙说什么,他都不悲不喜,颇有不动如山的帝王风范。

胡亥却很着急,忍不住团团转,“父皇,怎么神仙总是说您啊?”

听得胡亥虽然高兴,恨不得拍胸脯到处说“这是我爹”,但也替他爹着急。

神仙说的话有褒贬,更重要的是神仙是在“盘点暴君”啊,干嘛说这么多“嬴政如何如何”。

臣子们则无奈地抹了一把汗,无论神仙用意何在,都让他们意识到——要变天了!

......

嬴政正揪心着,忽然眼角闪烁,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竟然看到一片光幕。

光幕之上,有一些文字,可以翻动,他瞧着有几分眼熟,虽不太认识,却能明白其中意思。

还在一片叫【评论区】的地方,看到来自姒履癸和帝辛的留言。

看到【帝辛:孤统一了货币】【姒履癸:孤也是,还统一了度量衡】【帝辛:孤打算修长城。】【姒履癸:孤也是,正要核算所耗钱物。】【帝辛:别学孤。】【姒履癸:谁学谁。】这一段,嬴政眼角直抽抽。

他很想问:......你们这不都抄的朕吗?!还有脸说,真逗!

但考虑到他是刚注册登录评论区的晚辈,嬴政握紧拳头,默默忍了。

殊不知,另外两个时空的姒履癸和帝辛正在看第三期盘点视频,并且震撼无比。

连弹幕都忘了发,他们正在疯狂做着新一轮的笔记——

姒履癸:分封制改成郡县制?学会了。

帝辛:这是什么伟大的奇思妙想啊,赶紧抄抄抄。

......

同时,杨静关于嬴政的生平还在继续,并且说出了嬴政最怕的那两个字。

“有一些人认为,秦始皇是不折不扣的暴君,关于他的罪行,人们主要是说他“大兴土木”“秦律严苛”以及“焚书坑儒”。”

嬴政脸上那抹不动声色的从容出现片刻凝滞。

幸好神仙也为他辩驳了两句,“不过大兴土木之前说了,虽然百姓们有些怨声载道,可秦始皇修的那些工程,却都是利在千秋的,比如那万里长城,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修筑,抵御了匈奴入侵。再比如那秦直道等等,都对未来的经济、交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秦律严苛嘛,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是秦朝人民的普法意识都还不够强,所以一个个都十分不满,可后世人再研究秦律,却发现它非常细致、超前,甚至还有历史上第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

“有人说因为一部秦律,从战国到秦朝就像是一下子穿梭了几百年,这应当是跨时代的功绩。但其中也有些过于残酷、严苛的刑罚。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据说就是因为秦律中记载的迟到就要杀人,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揭竿而起了。”

“所以后人对秦律也同样褒贬不一,有人夸它,有人怕它,有人说它意义远大,有人庆幸自己不是当时秦始皇治下的百姓......”

嬴政听得目光沉了又沉,他想过很多身后事,也猜想过后世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这些都是他引以为傲的大功绩,如今听神仙口中说起,心中百味陈杂。

“......至于焚书坑儒,也有人说他坑的不是儒生,而是一群招摇撞骗卖‘保健品’的假术士,而焚书嘛,人家也只是少了民间的那些书,实际上都留了一份在咸阳宫的,要怪就只能怪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所以焚书也不能怪秦始皇,得怪那西楚霸王项羽才是。”

嬴政眉头一皱,立刻敏锐地捕捉到关键名字,并且怒从中来,“......项羽?西楚霸王?他是谁?好大的威风,竟敢烧了朕的咸阳宫?!”

李斯脑筋大动,疯狂在脑海内检索,“......莫不是那楚国旧臣项燕的后人?”

嬴政抿唇不语,眉头皱得更深,不知在想什么。

......

与此同时,正在江边钓鱼顺便仰望着天幕的项羽疯狂打了好几个喷嚏,后背一凉。

项羽这时候才二十二岁,正是年轻气盛,一身力气没处使的时候,身体壮得像一头牛。

他揉了揉鼻子,嘀咕自忖,“难道染了风寒?不应该啊。”

神仙说的话吸引了他的注意,“竟有和我一样名字的人烧了那阿房宫?真够好胆!”

今日这神迹降临,项羽震撼而又好奇,他认真听了许多神仙说的关于秦始皇的事。

小部分他认同,大部分他存疑。

身为楚国人,项羽本来就对秦始皇没什么好感,不久前秦始皇出巡的车队驾着大船横渡浙江。

那时项羽便有些嗤之以鼻,小声说了句,“彼可取而代之。”

当时项羽的叔父就吓坏了,忙捂着他的嘴,震声道:“你可不许瞎说,这会给我们全族都惹来杀身之祸的!”

今日,项梁也提着袍子急匆匆跑来,刚刚神仙的话让他一惊,连忙来找项羽,“刚刚神仙说的那个西楚霸王‘项羽’,只怕就是你啊!”

项羽豪迈一笑,“若真如此,那便好了!西楚霸王,多威风的名号!”

“......”项梁很疼爱欣赏项羽,因为项羽有胆魄,有才气,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是后代中的翘楚。

所以项梁现在也更担心,“不行,你快去收拾东西,去其他地方避一避,不能再留在吴中了!”

经过今日神仙的话,始皇必然不会放过“项羽”,敢一把火烧了咸阳宫的人,始皇必定在这之前就将其烧为灰烬!

就在项梁项羽叔侄俩拉扯的时候,天幕之上,仙音也已经说了许多——

“所以说,虽然人们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各有不同,既有很多‘暴君’之说,却也有许多千古功绩。后世那些皇帝们一个个都口嫌体正直,虽然表面上批判着秦始皇,可是呢,却一个个又都离不开秦始皇的政治模板。”

“什么郡县制啊,什么秦律啊,什么一边痛惜‘焚书坑儒’多么暴殄天物却也要一边想尽各种办法控制思想啊,什么一边说秦朝刑法严苛不顾百姓

又一边觉得秦朝的诛三族还不够狠,于是改成了诛九族啊,什么一边骂着秦始皇大兴土木搞什么万里长城甚至编排‘孟姜女哭长城’的罪过放在秦始皇身上,却也要哼哧哼哧修长城啊......诸如此类。”

“一切可能都要从司马迁的史记里总结了秦朝的八十一处经验教训开始。后世的臣子想要劝谏自家皇帝,都得把嬴政拿出来拉踩一下,太不地道。”

“总之呢,说秦始皇是暴君,他却没有杀过一个功臣,但你说他是个完完全全的千古明君吧,他又有太多争议和值得说道的地方。”

“所以我不打算将他列进暴君的盘点之中。不过我想,暴君也好,不是暴君也好,属于秦始皇嬴政的一切功过是非,自在人心。”

“文字的统一、语言的统一,让我们深深绑定,有了更多的底气,也有了如今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