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傅,你为何一直未再婚啊?”
齐尚书奇怪反问,“我为何要再婚?我原本就从没想过成亲。难道世人都成亲,我也要成亲?”
他洒然一笑,收拢扇骨握在掌中,“殿下知道为何我是嘉元元年的状元么?”
“自然是你文章更胜旁人。”
“我少年积累远不及颜相,科举时的学问其实不及他。就是殿试的文章,论文采也略有不及。”
“那为何你是状元?”
“文以载志。我会胜过颜相,并非在学问上胜过他,而是心志上胜过他。”齐尚书眉目清明洒脱,“这是当年林相对我二人的评价。”
“我也这样看。”齐尚书毫无谦逊之意,“长渟很会做官,也是个好官。他将来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漂亮的一笔,他的人生是世人最向往的模样,生于世族,少时既展现出众天资,还有谦逊品性,对上恭敬,待下友爱,科举一路顺遂。金榜题名后,官场上扶摇直上,年纪轻轻便登阁拜相,青史留名。
这是世人最羡慕的功名路。”
“是啊。”荣烺深以为然,“我也没见过比颜相更适任首辅之位的人了。”
论与荣烺亲近,齐师傅当属第一。史师傅虽略逊一筹,也与荣烺关系很好。方尚书程御史都是一等一的能臣,可他们皆各有不足。独颜相,与荣烺无甚私交,但当荣烺摄政后,举目四望,早早到辽北,与宫变毫不相干的颜相成为唯一一个得到内阁与百官支持的首辅人选。
就是荣烺,在形势上也需要颜相回朝帮她稳定朝政。
“你知道长渟此生做的最不合家族期望的事是什么吗?”齐尚书问。
荣烺意外的挑挑眉,“颜相还能叫人挑出不是。”
齐尚书很平静的说了句,“在他夫人连生二女后,有族中长辈劝他纳妾生子,他拒绝了。这就是唯一一件不合家族期望的事了。”
“这怎么能算?”
“这就是长渟的人生。”齐尚书轻叹,“他有这样的出身这样的才干这样顺遂的青云路,人人艳羡的人生。如果说这样的人生不好,好像很矫情。可也是这样人生,牢牢的禁锢了他。”
荣烺恍然间慧上心头,她忽就明白为何在颜相身上完全看不到掌权的欲望。荣烺一直就觉着奇怪,颜相虑事深远,朝中罕有人及,他在宫变前就离开了帝都,在荣烺看来,这完全是为将来复相之事做准备。
如果颜相这样看中首辅之位,召颜相回朝后,却全然看不出复位后的一丝逾矩的欢喜。老练沉稳到令人难以置信。
身为首辅,自然要有些城府。
如今看来,或者是颜相本身对权位便看的没有想像中的重。
颜相复相位,或者这种选择更多是缘于家族的利益,而非颜相本身的期望。
荣烺有些好奇,“颜相不想做官么?”
“据我所知,他有个朝思暮想的职位。”
“什么职位?”荣烺是真好奇了,能让一国首辅朝思暮想。
“秘书监。”
秘书监,正三品,属翰林院,典司图籍。
就是给朝廷管理书籍的官员。
既不似侍讲那般能服侍皇室中人读书,也不似掌院掌制诰要务,故而秘书监一向被视为中高阶官位中的冷差。
荣烺眼眸弯弯,“原来颜相想做秘书监啊。”
“简直做梦都想。”齐尚书道,“年轻时一道吃酒,谈起朝中官职,他觉着秘书监是一等一的好官。官职高,事儿不忙,官俸足够养家。他还去秘书监看过,庭中一株百年大椿树,树下一口凉井,井水清甜。夏天能抱着猫在树荫下看书,冬天抱着猫坐在窗下晒太阳看书,想想真是人间第一等好官职。”
“的确是个好官职。”荣烺忽然就对颜相有些怜惜,然后,她说,“等以后颜相致仕,我就特任他为秘书监。”
齐尚书险没笑呛了气,“谁致仕还在朝中忙,您这可真会使唤人。”
荣烺不这样看,“人总得有些事儿做么。就是致仕了,能做些事也别闲着呀。人闲久了反是要生病。”
她还一副善心哩。
齐尚书哈哈大笑。
荣烺也笑起来。
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就像颜相的人生,旁人看着青云直上,官场不倒,鲜花着锦,显赫非常,可若非齐师傅提及,荣烺也不知道,原来颜相一生最渴望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秘书监之位。
荣烺望着爽朗笑容的齐师傅,问,“齐师傅,你是在做自己想做的差使么?”
“我想做的是首辅,礼部尚书勉勉强强吧。以后有机会,殿下别忘了齐师傅啊。”
“你少来。我问你真话。”
“当然了。我虽做官略逊长渟,别的事强他百倍。”齐康满不在乎,“要搁我,老子想做秘书监就做秘书监,管他谁谁谁!一辈子七八十年,老子爱怎么过就怎么过!还管他什么世俗什么家族!都狗屁!”
荣烺听的一阵笑,拊掌大赞,“果然是我齐师傅!”
难怪林相会选齐师傅为状元,颜相居榜眼。颜相生来就是宰相之才,调鼎天下,非颜相莫属。但真正能定鼎乾坤的人必得齐师傅这样的气魄方可,是故当年帮助祖母诛灭林相一党的人是齐师傅,今时帮她摄政掌权之人也非齐师傅莫属。
齐师傅与颜相两人,一奇一正,奇正相佐,制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