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古尔不经意间的提醒,让江厌灵机一现。
坦白说,本质替换之所以容易被拆穿,是因为它并不多变的选择,或者说有限的内容。例如刚才江厌替换石头和坑陷,唯其两者是参与者。这里面根本不存在选择,而是一种不是它就是它的答案。
但凡脑力健全的人都能通过现象,再佐以简单的排除法将其破解。
而倘若增加本质替换的内容,既增加参与替换的对象。是否能像兵分三路的十字路口一样,让本质替换更具有迷惑性,使之不易遭到拆除呢。江厌便是这么想的。
在他脑海中隐约浮现出来的点子,他十分乐意将其称之为,双重替换。
现在距离他们踏上河桥只剩下十几米远的距离,江厌的大脑仍在飞快运转。本质替换只能混淆两个大小近似物体之概念,而无法替换其现象。是作用于人的,而不是作用于这个世界或自然界本身。
概念是人对某个物体的认知,现象是这一物体与人发生交集后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石头和坑陷本质替换后,人对两者的认知概念遭到悄无声息的转换。石头相对于人而言变成了坑陷,但相对于自然界它仍是一颗石头,物自体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本身并不存在现象,因为有人与物体产生交集(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后,现象才被人所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说,如同江厌能替换概念,那他也能替换现象,因为现象和概念一样,是从人身上发生的,而不是物体本身自然发生的。
但他现在能力有限,就连大一点的物体,一如在二号次行星空间时的山和体育馆都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更别谈替换现象这种高深莫测的东西,他的路还很长。
刚才大部落居民们想踏过坑陷却被坑陷绊倒,想跨越石头却陷入石头之中。绊倒和陷入就是人与物体发生交集所产生的客观现象,它们通过这种现象,佐以简单排除法轻而易举地破解了本质替换。
在石头和坑陷这两者间,显而易见,只有石头会绊倒人,也只有泥潭会让人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