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飞船将会在两天后到达二号次行星空间站。
主办方到现在仍然不知道自己被是那只被赶上架的鸭子,不明白自己早就成为了别人用来考验测试新人的手段和棋子。他们到现在仍在庆幸,庆幸的是飞船上的伤亡没有再继续扩大。
至于之前降临城市失败而撞毁的那栋大楼,他们完全可以用充足的证据证明是一场意外而避免承担责任。飞船的一部分损毁还可以让他们得到一笔可观的保险赔偿金。
而顺势把其余三十多只团队一股脑地扔到二号次行星,让他们自己对新知识发起争夺。一来完成了大书库交给他们的任务(每一个知识沙龙的举办都必须向大书库提供最低限度的新知识,若数量不达标,大书库将会剥夺其举办沙龙的权利),二来也把因为意外而变得有些不公平的竞赛变得重新公平起来。
峰会主办方很快就将这个看起来两全其美的办法通知到每一个参赛者耳中。
他们还着重强调,参赛者们可以在飞船突破大气层之前自由选择是否弃权。而留下的,需要同意,并且强制性签署二号次行星的免责条款,以及最重要的保密协议。
毕竟二号次行星十分复杂,地势险峻,生物繁多。如果在二号次行星遇到危险,受伤或是落命,免责条款可以帮助峰会主办方逃脱责任追究。主办方考虑了良久才决定启用这一条款,尽管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知识沙龙界的威信。
主办方也必须承认,他们根本没办法一次性保证三十余只团队,近百人的生命安全。人太多,多得超出了原定计划的五倍,但他们又必须保证峰会的顺利运行。
而保密协议则是为了让二号次行星的存在受到保护。一旦签署人向非签署人透露出二号次行星的信息,就会被冠以‘知识泄露’的罪名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一通知发放下来,有几支来自学术派的团队选择弃权。
他们驾驶着自己的飞船陆续离开。被封锁保护的停泊广场最后还剩下二十六支团队,共计六十一人,数量仍远超峰会的原定计划。在这六十一人分别于电子免责条框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参与最后新知识最后争夺的人选就此尘埃落定。
值得一提的是。
那几支学术派的陆续弃权让本就没有团结一心的学术派更是摇摇欲坠,不堪一击。最后剩下的二十六支团队中,其中有十八支来自商业派,除了浦卡生物制药公司,其余全都附属于亚该亚同盟,商业派中没有任何人弃权。
八支学术派团队,由于他们都觉得自己出生不凡,故而心高气傲,他们当然知道如果想要避免被亚该亚同盟这片大浪所冲垮,也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他们谁都不愿拉下脸找其余七支队伍交好,所以又不得不各自为阵。
峰会正式开始第二天的夜晚,时间来到深夜,停泊广场寂静无声。
脚下的这艘巨型飞船早早突破了大气层,驰骋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蓝色的地球被飞船甩到了身后,放眼望去,它已经小得和近在咫尺的陨石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