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举

南朝枭雄传 小河有水 1191 字 9个月前

第一个要任命的就是九卿之首——太常卿。

太常卿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建邦之天地、神只、人鬼之礼,而“登极仪”正需要此人来主持。

陈朝的太常卿是琅玡王固,韩端念其投效有功,所以还是由他来担任这个职务,反正太常卿虽然贵为九卿之首,但却没有实权,谁来担任都无所谓。

大司农是原寿阳太守杨述杨敬文,他在广陵和寿阳任太守时,用韩端教给他的积肥选种之法,使两地粮食年年丰收,韩端让他当大司农,便是要他在全国范围内主持推广新法新种。

太府卿掌金帛财帑,必须要亲信之人,韩端选了韩家的账房度支李立来担任这个职务。

廷尉卿掌司法审判断狱,由原军正靳释来担任。

卫尉卿掌率卫士守卫宫禁并宫中军器仪仗帐幕等事,此职由蔡恒来担任最为合适。

至于其它鸿胪卿、太仆卿、光禄卿等无干紧要的人事,韩端仍保持不变。

其实真说起来,九卿和尚书省各部司职权多有重叠,完全没有必要再设立,但新朝初建,诸事繁多,韩端也只有等走上正轨之后,再慢慢来清理合并,最终将九卿全部取消。

九卿各有人选,但三省六部的官吏却迟迟定不下来,原因无他,陈国灭亡得太快了点,没有人才积累,导致如今无人可用。

好在陈顼弃城而逃,原来朝中的官吏基本都在都中,实在找不到人手来代替的,就只能将以前的先凑活着用,先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慢慢替换。

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科举。

“以往察举,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向朝廷举荐,此举只于世家豪族有利,而大多寒门以及平民子弟,即便才学满腹也不能入仕,大不利于朝廷招揽人才。”

宣阳门外御道左侧的周府正堂内,韩端向周弘正说了这番话。

因为他需要取得周弘正的支持。

以周弘正在士林中的地位,若能说动他站出来主持此事,定然能少许多麻烦。

“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