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费尽唇舌

南朝枭雄传 小河有水 1150 字 9个月前

戟这种长兵,一般都是用于马战,南方少马,特别是少战马,因此除了军伍之中,民间几乎看不到这种兵器。

韩端也觉得有点奇怪,于是便问:“济之,你怎么会将长戟拿来作为兵器?”

张和笑着解释道:“我小时候跟着先君习武,用的就是木制的长戟,时日久了便习惯了,来到南朝之后,因长戟携带不便,便请人做了如今这一支。”

“先君”就是已经去世的父亲的意思,原来,张和为之甘愿舍弃性命的那名老翁,竟然不是他的亲爹,这让韩端也不免有些意外,同时心里对他的敬重又多了两分。

三人健步如飞,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村西五里外的竹溪片石桥,陶折带了七八个人,正在桥左两百步外的一处河滩等候。

双方素不相识,也没有多少闲话可扯,寒暄几句之后,陶折便说到了正题:“今日陶某冒昧请韩郎君到此一晤,共有两事。”

“韩郎君前日让韩七郎来告知于我,说有大事相商,陶某来此,就是想知道是何等大事。”

“此为其一,第二件事就是,我水寨中已经断粮两日,手下儿郎也饿了两日肚皮,陶某厚颜,想向郎君借支一些粮食,待我度过难关之后,定当全数归还。”

他身后的那几个贼人听到此处,都将目光看向了韩端,不等韩端作答,陶折扬了扬眉,又道:“却不知小郎君能不能作得了韩家的主?”

这明显就是激将之法,韩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就算我作得了主,又为什么要借粮给你?再说,你用什么来保证一定能够归还?”

此话一出,陶折等人俱都满怀失望,韩家不借粮,想抢又抢不到,等再过上两日,水寨中的儿郎怕是都要各寻生路去了。

这时,韩端却又开口道:“要借粮也可以,不过得看第一件事谈不谈得成。”

陶折努力露出一个笑脸,道:“韩郎君有事,我等自当尽力而为,只要不是让我等去赴死,万事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