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收获的是之前金利借贷的那些银行释放出的善意。
金利这样的大牌手机厂商,要不是摊上刘荣这个坑爹老板,根本不会混的这么惨。
瞬间金利的债务不算刘荣私人借贷的部分从一百七十亿锐减到一百亿。
虽然依然很庞大,但按照金利目前持有的资产,资不抵债的情况已经不复。
法院这边直接宣布金利按照两百亿的市值出售给天信金融,刘荣怎么也想不到见到沈浪是在这样的一个情景。
刘荣手中股份被冻结,金利的股份中最多的是刘荣,有414。
剩下的都是金利的老员工,有的是刘荣的老同学跟着持股。
沈浪直接优先把刘荣手中的股份给结算了,张焕祥备用的一百亿被沈浪毫不犹豫的拿来用了。
能用银行完成对金利的收购绝对机会难得,沈浪肯定不会错过。
刘荣拿走八十三亿,同时负责结清私下借贷的四十亿。
张焕祥和总行一申请用沈浪手上的大牌会的股份作为抵押,帮沈浪把信用额度再次提升。
沈浪直接全部结清金利股东手中的股份,有着工行担保,这些股东都毫无留念的把股份转交给沈浪。
工行负责提前垫付,到时候沈浪直接再还给工行就行。
相当于工行这次总共支援沈浪二百五十亿,张焕祥嫌这个数不好听,额外再支援沈浪三十亿。
金利股东全部退出,沈浪完成对金利的全资收购,剩下三十亿也被沈浪直接打给那帮供应商。
金利不再拖欠这帮供应商一分钱的货款,反而让这帮供应商变得有些战战兢兢。
主动权落到沈浪执掌的金利手中,以后金利是否选择和他们合作都是个未知数。
沈浪第一次体验到富翁即负翁的感觉,金利这个庞大的手机巨头如今被自己收购,成为自己名下的独资公司。
但同样的沈浪也背负了工行的二百八十亿债务,还有别的银行还没结清的七十亿债务。
一瞬间金利原本错综复杂的欠债变得格外清晰,工行是丝毫不担心沈浪的还贷能力。
之前的金利那些借贷过的银行也打算观察下沈浪的还贷能力,再做出下一步的决定。
与此同时,金利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
金利现在的ceo正式被解雇,原股东全部撤出,沈浪暂代金利ceo兼任董事长。
当沈浪面向所有出席的记者时候,彻底现场记者们疯狂了。
金利闹得新闻这么大,记者们恨不得立刻了解到第一手资料。
但金立的格局太高,他们根本了解不到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