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条后路

“你们到底瞒了什么事,这件事可是很危险?”

见贾琏不肯罢休,林云星只得坦言:“陛下疑心大皇子死后,他府上失踪的那笔银子在林家。”

“若说姑父在扬州贪了银子还有些说头,大王爷府上的那笔藏银如何栽到林家?大王爷死时,姑父尚未进京呢!”

“自然是因为我了,父亲不在京中,我不是在京中吗?我当时不仅在京城,盐案暴出来前,我还回过京城。”

“你那时还重伤在身呢,且纵然是你,也不可能悄无声息从大王府拿走数百万两银子。”

“可以。”

“可以?”贾琏微愣。

“我原本很奇怪,大皇子如何将那么一大笔银子运进王府。若说运进去是分批分量不引人注意,但要将这笔藏银取走,却不该是小阵仗。只那时急着让林家从盐案中脱身,并未进一步细想。如今想来,朝廷对外公布的消息显然是玩了文字游戏。”

“此言何意?”

“大王府丢失的并非银子,而是飞钱和银票。”林云星道,“朝廷对外说法是大王爷暗账上有数百万两银子不知去向,大家惊讶于这个信息,怕是少有人会多想。又或者并非没有多想,只是没有料到他敢将这些银子换成飞钱或银票。”

飞钱始于唐,是一种可以异地兑换银钱的凭证,分为官办和私办。自本朝起,银票逐渐取代了飞钱,但飞钱也并没有完全消失。相较于现银,飞钱和银票都很便于携带。不过银票面值固定,大批量银票容易连号使用不便。飞钱不作为货币流通,却能兑换货币,倒是比银票更隐蔽。

飞钱和银票对于商人甚至朝廷收税都极为便利,可对于一笔不能曝光的银子却很不安全。如飞钱,一般私营钱庄根本无力兑换这般大额的银子。官制飞钱和大额银票都要通过衙门兑换和发行,太危险了。

“大王府不可能通过官衙兑换飞钱或银票,那么肯定是走了私人的钱庄。甄氏、大皇子府和隐三方,十年余年银钱流动愈五千万两。这么大宗银子的转移不可能交给一般的私人钱庄。”贾琏激动道,“他们三家手上一定有一家钱庄。”

“脏银纵然是以飞钱或银票传递,但飞钱只是凭证,银票若非官印,没有保障,他们不会将现银放在别人手中。这个钱庄应该掌握在甄氏或大王爷手上,大王爷才没有急于兑换成现银。如今甄氏烟消云散,大王爷死后,不管这家钱庄的主人以前是谁,现在都必定掌握在隐的主人手上。”

“如你这般说,一定在京城,金陵和扬州都有分店,且他们应该有一支能够往返三地的商队,方便运输这些不义之财和传递消息。”

听到贾琏揣度,林云星猛地站起身。

贾琏面露诧异:“表妹——”

“我知道对方如何诬陷林家私藏脏银了。”林云星道。

贾琏先是困惑,旋即一僵,最后重重叹了口气:“原来如此!”

贾琏早年为了缓解囊中羞涩,与林云星在京中合伙开了澄心堂。后来到了扬州,就在澄心堂开起了分店,又新建了一系列其他小作坊。为了销售作坊的货物,同时也是为了豢养门人相助父亲,林云星又建立了一只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