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一眨眼间便已是金秋。八月十五过后,最近没什么要紧事的顾盼又一次睡到了半上午。秋老虎不减余威,映得白皙的脸颊红扑扑的。薄薄的空调被,只一角堪堪搭在腰上,其余部分全都大喇喇地撇在地上。
昨天晚上赏月,因为能不能多吃一只螃蟹,她和温竹大打出手,贴身肉搏,大半夜才鸣金息兵,可不是得好好修生养息,以图来日再战嘛。
睡到自然醒,她才揉着惺忪的眼睛慢吞吞的起床,简单梳洗后下楼叼了两口点心垫垫肚子,然后换衣服化妆,前去赴约,赴汪洋导演的约。
这位大佬级别的导演有意重新出山,从去年临过年的时候就隐约有风声。顾盼从那会儿就多方留意着,却愣是得到更确切一点儿的消息,也没听说有哪家公司接触上了。今年上半年有那么一段时间,更是什么动静都没了,搞得她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有人在传谣。
到初夏那会儿,才又有消息出来,说汪导要有新作是真的,但具体怎么回事,还是不清不楚。后来才知道,是剧本卡在审核上了。还不是卡了一次,是前后拿了三个版本都没过,到第四次才过了。
搁在以前,汪导筹备新作,是绝对不会缺少投资的,演员更是趋之若鹜,紧着他挑。偏这次,闹出这事,气氛就有点儿冷却。
不为别的,实在是这几年,电影市场的环境大变。
一方面是,进来捞金的外行越来越多,整体风气趋向于稳稳当当捞快钱。找几个流量花、小鲜肉,花上两三个月随便拍拍就能割韭菜,谁还冒风险花精力雕琢作品?投资成名大导,那都是有情怀的,也就占了个好名儿,真论起实实在在的收益,那不行,差远了,不值当。
另一方面,好些成名已久的老一辈导演,思想上好似还停留在过去那段时间,创作方面不大赶趟儿,票房上扑街扑得挺惨,艺术上也备受观众的非议,说不明觉厉的还能算是夸——
前一点还好说,谁还没个失手的时候,况且他们中间的大多人也不以商业性见长;后一点就蛮要命的,别管业内怎么看怎么说,大众那边是从神坛上下来了,
甚至连带着那一辈的其他导演的口碑都不大稳当。
汪导养病就养了近两年,生病前已经有一年没有作品,现在又拖了大半年,这前前后后闲了近四年,会不会手生还在其次,会不会“脑生”,犯了之前那几位同样的毛病,本来就已经让很多人心里头暗自迟疑,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审了四次才过的“高危”的剧本。
按道理说,别管审了几次,既然过了,就说明改得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这只是“按道理”,现实情况可不是讲道理那么简单的。
抛开那薛定谔的审核标准不说,指望这种发挥型的导演完全照本宣科,就不现实,指不定拍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想法呢。或许拿去审核的剧本和真正要拍的剧本根本就是同一个封皮套着完全不同的内容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