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宣德炉

有人可能说,也许当时吕震忘了记录金银铜合金的比例。

这不可能,在古代,民间的工匠干不好,最多也就是没饭吃。

而宫廷里的御匠,要是出了纰漏,那就是掉脑袋,甚至抄家。

所以说,当年的御匠不可能在抄家掉头的威胁下,出现这种疏漏。

张俊平拿起宣德炉,没有急着去看底款,而是先看炉身。

香炉包浆自然,光泽内敛,混元一体,是大开门的老物件。

再看底款,大明宣德年制,德字中间少一横,这是宣德年底款的特色。

不过,这一点不足以作为鉴定的证据。

德字少一横,这个特征,只要对宣德底款稍微有点研究的都知道。

再看器型,也确实是宣德三年那批铜炉的标准器型。

但是,这也不足以当作鉴定宣德炉的特征,因为仿品太多,无法完美仿制材质,但是器型、底款都可以完美仿制。

看完之后,张俊平把铜炉放下,不动声色的问道:“冯大爷,这件铜炉打算怎么出手?”

“五十万!”

“高了!

宣德炉除了典籍里有明确记载,并且传承有序的那几件,其他的都不值钱!”张俊平摇摇头道。

宣德炉的名气很大,但是市场价格一直都不高。

因为仿品太多了。

新仿还好辨认,但是宣德年自己仿制,明末清初仿制的,都已经经过了时光的沉淀,在没有见过真品的情况下,单靠眼力,学识去分辨真伪,完全是开玩笑。

那种一眼辨真伪,只存在于小说里。

“如果是传承有序呢?”老冯头胸有成竹的笑问道。

() 1秒记住网:baoge。b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