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算是把围栏的粗胚做出来了,后面还有些镂空的花纹,这中间还要做嵌银图案,没有两天做不完。”对于赵家柱的奉承,张俊平只能摇头笑道。
“那也很快了,这活要是交给我们老哥几个做,光是粗胚也得做两天。”
“时代不一样了,赵师傅您用的是传统工具,我现在用的是电锯,电刨子,自然快一点。
后面镂空雕刻花纹,镶嵌银线可就没有电工工具可以使用了,只能手工一点一点的弄。”张俊平笑道。
“张厂长说的对,现在这电动工具干活确实快。
我们木器厂也有不少电动工具,只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用不惯,还是用这些传统的工具顺手。”赵家柱笑着说道。
“传统工具不能丢,这新的电动工具也得用,工具发明出来就是给人用的。
走吧,赵师傅该吃饭了,吃完饭继续监督他们联系传统工具的使用。”
张俊平把加工好的围栏板收好,然后笑着招呼赵家柱去吃饭。
八十年代的老木匠还是很开明的,对于电动工具的出现,都是持支持态度的,哪怕他们因为年龄关系用不惯或者用不了电动工具,也不会去排斥它们。
反倒是后世,一些人叫嚣着,传统工艺就应该用传统工具,否则就是丢弃传统,就是不能算是传统工艺。
张俊平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就想说一句,去尼玛的。
现代人眼中的传统工具,那也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才逐渐完善的。
最早时候,连锯都没有,是祖师鲁班发明了锯。
还有,最开始也没有刨子,木匠都是用锛。
后来刨子从国外引进过来之后,木匠师傅们才逐渐的改用刨子。
可见,工具也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
电动工具就是一个进步,它的出现并不会阻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相反会极大的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的传承。
手工艺不是什么艺术,也不是什么文化,它就是手艺人吃饭的本事,是手艺人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