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要看你的能力,先别着谢我。”严教授说完打算走。不过他似乎想到什么,回过头又说道,“我对研究生的招收门槛很高,如果达不到,我也是不会收的。”说完,严教授就转身慢慢地向前走着。而郭毅则是站在原地,给缓步离开的严教授鞠了一躬。
从学校回来之后,郭毅就开始准备重写论文。而宗秀逸在得知自己老板打算考研究生的时候,脸上还露出惊讶的表情。本来宗秀逸以为郭毅念的是在职研究生,没想到郭毅其实选择的是全职研究生,而且还极有可能会打算念硕博连读。
“老板,虽然我也赞成您继续深造,可是您能确定您有足够的精力?”宗秀逸问道。
“放心好了,如果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我也不会选择继续念书的。”郭毅说道。“而且我当时也同你说过,游戏行业并不是我的理想事业,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人工智能。因为要涉足人工智能,我才发现我的学识压根跟不上需求。你也知道,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话,老板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走不远的。既然我想要创立一家真正的百年老店,那么我就必须得有与之相匹配的学识。而且没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我也招不到足够优秀的人才。”
听完郭毅的解释,宗秀逸当然知道郭毅的说法没有错。现在国际上数得上名号的高科技公司,哪个公司的老板不是本领域的人才?或许还没有得到学术领袖的地位,但起码都是熟知本领域相关知识的人。而且高科技公司的老板越来越有高学历的趋势,即便那些没有学历文凭的老板,那也是名校的肄业生或退学生啊!如此算下来的话,自己老板打算去念个硕士或博士还真没啥。
“唉,那最后只有我多辛苦辛苦了。”宗秀逸无奈地吐槽道。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郭毅一边优化算法一边就算法开始编写论文。论文主要是阐述这套算法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未来,当然,算法的具体内容是不会写在论文里的。因为这套算法的价值是非常宝贵的,如果用于本国建设,郭毅倒是可以考虑无偿捐献;但是真要无偿捐献给全人类的话,郭毅觉得还是等什么时候全人类真的成为一个大家庭再说吧。
当郭毅拿着新论文找到严教授的时候,严教授终于很认真地打量起郭毅了。
“说实话,你大学本科如果是在我们数学学院的话,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严教授有点惋惜地说道,“不过现在再来研究数学也不晚,毕竟你到数学家的黄金年龄还有段时间,抓紧点还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数学等理论科学家的黄金年龄在30岁到35岁这段时间。此时正是他们积累了足够的前人经验,同时想象力和精力还处于巅峰的状态,因此是最容易出理论成绩的岁数。一旦过了这段岁数,剩下的年岁里,大部分的科学家要么是在总结自己以前的研究经验,要么就是沿着自己开创的研究道路继续往下走。但是很难再开创新的研究道路。所以严教授才有点惋惜,不过好在他看郭毅的理论基础还不错,因此觉得加紧打基础还是来得及的。
“对了,你这套算法做得怎么样了?”严教授问道。虽然作为纯理论研究,这篇论文也是合格的。但是如果已经有了成品,那么论文的价值就更大了,甚至还能再深入研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