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小温侯

要知道,冀州多少人都盯着这场战役,这是真正的成则生,败则死。

徐庶呼吸急促起来,刘意在一旁品着茶水,等徐庶心情平复下来,刘意同他叙述种种,主要还是需要徐庶和其他各族周旋。

如果一切顺利,待拿下公孙瓒后,徐庶就是新一任幽州牧。

鲜于辅再好,也不是她的人。往后她还要把触角向外伸,幽州作为后方,包括那些胡人,最好老实些。

要知道,不安分的下场很容易就是血腥的镇压。

不过徐庶临走之前刘意顺口说了一嘴,“当初天下大乱,我知不少人背弃故乡,躲避兵祸。其中不乏大家儒士,元直要是行的方便,就劝他们回来吧。”

冀州再往东,就现代的东北朝鲜那块,不少文人跑到那穷山僻壤去了。这事还是孔明先生告诉他的。

因为这位孔明先生当初也有这个打算。后来想法亡于北方太冷。

跑什么跑,回来给我做官,不想做的,当私塾先生,培养大汉的韭菜。

不,人才。

而在豫州,袁术也在安排大将。

袁术要攻打荆州的消息不知被谁传开,军中闹的满是风雨,大伙都猜谁是那个幸运儿。

一般猜测如下,袁术的左臂右膀张勋,袁术的右臂左膀刘勋。

不管是哪个勋,大伙共同的猜测是这人总归是袁术手下的人,不离十。

事实上袁术也在这两人中徘徊。在得到天子后,袁术几乎一时风头无限,虽然在名声上折损,但是投奔袁术的江湖人士也不少。

比起只动动嘴皮子的谋士,这些江湖人士带来的利息如此明显可见。

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士兵,使得袁术士气几度高涨。规划起五年计划。

第一年先打下荆州,第二年再打下冀州,第三年收复长安。第四年吞并江东,第五年,登基为帝。

想想都很美。

因而对于头一年的荆州之战,袁术是斗志满满,人手上挑了又挑。

最后张勋为主将,刘勋副将,还安排了吕布做骑督,领兵三万,讨伐荆州。

乍一看很美好,三员猛将,实际上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刘勋和张勋做惯了老大,怎么容忍其他人在一旁指手画脚。

吕布就更尴尬了,他好歹也是被刘协封做了温侯,和袁术比肩的地位,结果被打发去做一个小小的骑督,明摆着羞辱自己。

袁术也确实有打压之意。吕布这人怎么说,名声太差了,前头因为董卓杀丁原,后头又是貂蝉杀董卓。本来已经无可救药,偏生又有个救驾的美名在,加之长安一战,不少人对吕布刮目相看。觉得这人虽然差,但还是忠君的,又能打。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