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徐州事

“幽州从事鲜于辅,见过荀别驾。”

对方一身狼狈,风尘土土,数日奔波使得他颜色憔悴,即便一身戎装,也是精神不振。见到荀彧时也不见喜色,只是一味抿着嘴。

荀彧命人奉上茶水,等鲜于辅饮过半杯茶,方道,“阁下远道而来,可是幽州出了事?”

鲜于辅捏着茶杯好半天才开口,“先刘太尉被送公孙瓒拿下,我等不安。后公孙瓒暗中道,欲立刘太尉为帝。我等心想,此事虽有不妥,但刘太尉性命尚存。可徐徐图之,哪曾想公孙瓒出尔反尔,竟,竟……”

后面的话鲜于辅无论如何都说不下去了,他堂堂七尺男儿,这会痛哭起来,几乎泣不成声。过后又道,“明公在幽州素有名望,上下皆爱戴明公。今日明公被贼子所害,众人义愤填膺,欲为明公报仇。幽州有人推荐燕国阎柔,举兵讨伐公孙瓒。我来,便是告知此事。”

鲜于辅的名字听起来像个胡人,其实是个实打实的汉人,他不远万里跑来冀州,除了给刘虞报仇,还有就是给刘意他们报信。

燕国的阎柔再有威信,那也是外族,给刘虞报仇没问题,但要是报完仇把幽州占了,鲜于辅他们下一个收拾的就是阎柔了。

鲜于辅希望冀州这边能出兵,最好做领头羊,顺利的话,拿下公孙瓒后,幽州还是汉人作主。不然阎柔上台,后头麻烦不少。

说白了,鲜于辅就是来找外援的。

荀彧听完后不慌不忙,对鲜于辅道,“阁下远道而来,车马劳顿,眼下又是深夜,长公主早已歇下。从事不如先做休息,待明日我向长公主通报,再商议幽州一事。”

待鲜于辅离去后,荀彧并未歇下,他直接起身去见刘意。半个时辰后,城门大开,疾驰的马匹往军营去。

今夜注定难眠。

到了次日,三人如约相聚,郭嘉懒散归懒散,遇上正事还是不马虎。不仅按时到了,还换了身短褐,方便行动,让陈登颇有好感。

他主动询问郭嘉,“见足下打扮,也是知晓农事?”

郭嘉依旧拿着他那把羽扇,“略懂一二。”

他不懂没关系,冀州那边大批的人懂。假使陈登和他没有共同语言,长公主肯定有。

两人聊了几句,打算走时,原本在一旁的陈容不见踪影,又等了片刻,陈容匆匆赶来,一看方知缘由,原来他将原先的襜褕换成了短褐,方便行动。

见陈登和郭嘉看来,陈容脸红耳赤,半晌行礼,“久等了。”

这次郭嘉没有笑他,只催促陈容,“陈从事,该走了。”

三人出了府邸,顺着大道往河流方向去,半路陈登主动和郭嘉谈起,“我昨日听幕僚言,两位并非徐州官员?”

陈容这会有点羞赧,没了之前的伶牙俐齿,郭嘉开了话腔,“嘉自冀州来,往青州去。”

闻言陈登更加诧异,“徐州在青州之下,足下若是往青州,为何绕道远行?”

说到这郭嘉笑了起来,“我与青州刺史打赌,我言同陶公相比,臧刺史更甚一筹。臧刺史不服,便派人与我同行,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与不是,自然是一见方知真假。”

刚才还善谈的陈登忽然沉默下来,调转车头,过了会提起他事,“郭从事知晓农事,今日登想必能轻松不少。”

郭嘉没有顺着陈登的话讲下去,他抓着之前的话题不放。“府君乃是广陵太守,身处徐州。比我两人,更加清楚徐州种种,不知府君有何言论?”

陈登的姿态摆明了不想谈,陈容这时发声,他指责郭嘉,“陈太守是徐州官员,要是再说陶公的好话,他人只会觉得虚假。郭从事何必为难陈太守。”

郭嘉果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不过今日行驶的路线与前几回不同,马车一路前行,沿途不再见良田,兴修的水利。而是寺庙……

起先只是一两座普通寺庙,再往下,寺庙数量逐渐增加,陈容只觉眼前豁然一新,在见惯了荒废的道路,倒塌的房屋后。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寺庙林立铺开,乃见高楼彩绘,巨大的佛像被涂上金粉,衣料甚至比陈容身上穿的还要华美。

河对岸人头攒动,有人在街上摆设饭食,看热闹的,讨饭的,互相拥挤着,最后跌入河中,不知是谁哈哈大笑起来。

陈登闭眼深吸一口气,“一切皆在两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