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失天子

陈宫给刘意估算了路程,濮

阳到昌邑大约五百多里,太守是骑马走的,由于不是紧急军情,保守估计,一天行百里差不多的,这是在换马的情况下。实际上一般情况下,马匹一天行进速度是在二十里左右。这是为了保全马的质量,跑快可以,但是容易掉骠。偶尔突然情况疾驰几次还可以,如果是打战,先前急行导致到战场上后马儿没有战斗力,这种完全是得不偿失。

所以那种八百里加急,真相是一人一马急行后,到驿站再换人换马,把军情传递过去。顺便说一句,马这种生物是短距离冲刺,跑一两个小时就要休息散热,能持续长时间长跑还不累死的,叫人。

比如刘意到东郡都没有换马,这种长时间的急行结果是刘意的马已经废了,也可以说能要去马的性命,至少现在那匹马短时间不能再用了。

同时这里也有个问题,刘意到东郡花了时间,袁术早就知道刘意逃跑的消息,太守过去就是暴露目标。那么当袁术带人马杀来时,很有可能是急行军。

再来步兵一天行进时间有限,如果想甩掉追来的袁军,先行两到三天是必要的。

陈宫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五百,他能调出五百人马。他需要花三天时间清点衣甲器械,还有辎重,后三天用以撤退。

人数不是没有,再多后勤也需要增加。这不是早上打完下午就回来。刘意是远行军,加上两人又是仁义之辈,放任士兵打劫沿途村庄是不可能的。

这会和刘意去冀州时情况大不相同,先后几次征战,河内这块已经是千里饿殍,世家豪族能逃则逃。即便打劫也打不到。

这就导致限制了数量。

“长公主若是觉得人手不足,可命人前去白马县寻曹公。”

叫曹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刘意却有自己考虑,戏志才几个还在袁术手里。袁术会不会杀他们另说,反正她是一时半会叫不回来了,既然如此,不如物尽其用。

“公台可否书信几份?”

陈宫不解其意,刘意却笑道,“我听闻袁术欲取荆州,不得乃退。”

曹操几个还好说,吕布估计不会跟着走,除去吕布受伤原因,还有就是这几位严格意义上不算她的人,不听刘意指挥。从吕布角度看来,他们

留在袁术这边和去荆州区别不大。

叫不动干脆就不叫了,免得生变。排除吕布几人后,刘意开始思索退路。

本身军队行进很难被掩盖踪迹,她还有被袁术追上的顾虑,不如分兵两路以此迷惑袁术。再来荆州毗邻豫州,孙坚还是袁术手下时,就攻打过荆州。可以说荆州的刘表和袁术很不对付。她回冀州无力干涉豫州,回去后如果骂袁术,袁术八成还会说自己说谎。

嘴上占不了便宜,那就给袁术来点实际的。他不是想迎天子号令天下英才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曹操携她的部下逃亡荆州,刘表自然要做文章。

她倒要看看袁术能叫到几个来。

而刘意本人去荆州没什么意思,刘表不见得会让权给她,还不如回冀州。曹操他们就不一样了,至少他们会得到重用。

陈宫却有顾虑,“刘刺史有志,您若使曹公等人入荆州,将来刘刺史壮大……”

陈宫的话未尽,刘意却懂了,陈宫怕戏志才几个倒戈了。

“刘刺史有志,他等效命刘刺史。使子民安居,去又何妨。若有逐鹿之心,他年入荆州……”刘意眸色微沉,“降兵不杀。”

分立两派总比联盟好,等她收拾了渤海的袁绍,有的是时间和袁术斗。让戏志才他们去荆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陈宫笔下一顿,写给曹操的信洇墨一片,刘意余光触及,当陈宫无从下笔,“书信一事交于我,公台去点兵吧。”

他点头,起身将位置让给刘意。快到门槛时,陈宫下意识回望屋内的刘意,初夏竹帘卷起,屋内明净,不见晦暗。执笔的刘意察觉到陈宫还没走,抬头问,“公台还有事?”

陈宫确实还有事,他垂手站在堂前,问道,“长公主回冀州,有何打算?”

天子刘意是要不回来了,暂时做了他人嫁衣,没有天子之势,刘意是打算守着冀州等豪杰四起,还是……

这个问题有段时间没人问她了,尤其是现在失去刘协的情况下。她无法再用迎回天子的名义继续行事。

刘意停笔思索半响,然后笑起来,“居一城辗转难眠,得一州群狼环视。越行步履艰难,可要是退一步,就是性命担忧。江山更迭,即便公台位列

三公,也救不了我。”

没有哪个新帝愿意容忍一个功绩颇佳的前朝皇族。仅仅迎天子她就差点丧命,更别谈天子换人坐后。

她要想活下去……刘意凝视自己掌心,“得天下后我才能安眠。”

此话过后陈宫久久不语,刘意虚握成拳,抬眸似笑非笑,“怎么,我之愿和公台志向背道而驰了?”

陈宫敛容,拱手行礼,“愿追随长公主。”

他想,他找到自己的路了。

就如陈宫猜测的那样,几天后太守到了昌邑,将刘意还活着的消息告知袁术。一直担忧刘意安危的刘协得知后喜不自胜。

“太好了,阿姐没事就好。”

袁术差点没绷住表情,他和阎象对视一眼,不敢相信刘意还活着,重点是居然跑到东郡了。

太守还不知道追杀刘意的人就是袁术,腆着脸跟袁术邀功,“长公主安全后,臣与手下去了事发地,可恨贼子凶残,无一活口留下。所幸长公主无伤,也算万幸。”

刘协笑得特别开心,袁术表情就不太好了。

什么所幸,这才是不幸,人都杀光了,偏生刘意还活着。

他心情不好,对待自己属下也没多少耐心,偏生刘协极其关注此事,太守也是个机灵的,见刘协上心,转过来和刘协细细讲起来。

什么可惜骑吏丧命,侍女身亡。袁术是强忍不悦陪着刘协听,心不在焉的。

“不过此事倒也蹊跷,现场落了几支箭簇。陛下可能不知,这类箭簇一般配以强弩使用,青州军不过流民尔,竟能配以强弩。属下猜测,应是有人伪装成青州军,以此掩人耳目。”

太守神色严肃,他指望着拿这件事邀功,办事自然是一丝不苟,那可谓是尽心敬业。就差把袁术扒了。

刘协气愤不已,他还没说上几句,一旁袁术忽然高声道,“实在过分。”

他声线比平时高出不少,说话又急又快,“小小贼子胆敢行刺皇族,简直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放心,臣必会揪出凶手,还长公主一个公道。”

说罢对还在滔滔不绝的太守说道,“请与我共迎长公主。”

一来一去可谓是雷厉风行,半点不给刘协开口的机会。不知是心虚还是没意思和年幼的刘协周旋,转眼人

走得干干净净。

刘协虽有失落之意,可转而一想刘意马上要归来,心情又好上不少。

没事。他安慰自己。

阿姐会保护他。

强忍火气从刘协这边退下,袁术心里那点邪火还没找地方发泄,太守便开口问道,“臣离开东郡时,长公主便有言,道将军最挂心此事。如今看来,长公主所言不假。哎,说到底还是那贼子可恶。”

太守说是满脸怒气,好似有不平之气,恨不得亲手杀了那群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