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羽林军,曹操掷地有声,“今贼子作乱,长安岌岌可危。温侯数度劝说,明公一意孤行,非得到兵临城下,明公才后悔吗?”
王允深吸一口气,“你就是为这事挟持天子?”
简直不可理喻。
曹操面有悲凉之色,他当着王允的面反问,“温侯谈了多少次,群臣上策多少次,明公充耳不闻,现在操以天子性命要挟,明公才答应。试问明公,国家大事每一桩每一件都要臣子次次以死相逼吗?”
羽林军也是有文化的,这会听出曹操是来死谏,讽刺的是他不是向天子谏,而是一个大臣。当下看王允脸色起了变化。
王允很想说你才儿戏,拿着天子性命逼迫自己。正欲开口见羽林军有变,当下转了话头,做起说客,“你若是想为凉洲兵求情,大可放下兵刃,与我商谈便是。”
曹操笑道,“商谈,蔡议郎的事谈了多少次,陛下亲自下诏都能被驳回。谈话又有何意?”
曹操一番话已经让王允形象立不住,大家似乎明白过来,这曹操是被王允逼的没法才去挟持天子的。
逼什么事啊?
安抚凉洲兵,董卓旧部,没关系的那种,多少算个敌仇。
你说说。
碍于刘协在曹操手里,王允只得服了软,“你要如何?”
曹操抬头道,“操要一份诏书,写给凉洲兵的诏书。写完后羽书送与凉洲兵。只要送出长安,操愿受酷刑。”
凉洲兵凉洲兵,又是凉洲兵,王允想要破口大骂,又忍了下来,在羽林军的注视下最终答应了。
若是天子出了意外,他王允就是千古罪人。
写诏书的人还是王允,他写了封劝降李傕的诏书,叫来信使当着曹操的面送出去。
曹操果然信守承诺,诏书送出后他便松了手,羽林军一拥而上,王允喊着要把曹操送进大牢。被宫人围住的刘协叫起来,“曹公没有错。”
王允面色难看,“陛下糊涂,曹操挟持陛下,按律当斩。”
刘协甩开宫人跑来,伸出双臂挡在王允面前,“曹公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想要凉洲兵马,我想放蔡议郎。一直拦着朕的,威胁朕的,不是手持利器的曹公,而是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