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津,李儒说吕布被唾弃,他亦是。
曹操问他,“阁下留在长安,是等李傕援兵吗?”
李傕是董卓的旧部,李儒跟着去,不说重用,也好过现在的老鼠过街。
不过李儒说的却是,“贼匪出身,能平安几时。”
站在门口干聊天也不是个事,况且李儒身份特殊,曹操最后还是请了李儒进来,以贵客之礼相待。
这般礼贤下士的姿态让李儒有些动容,他坐那饮了会酒水,好似回味当初在董卓手下的风光。不过曹操这边无乐也无美姬,淡薄的酒水反而让李儒更加清醒。
“你奉长公主之命来。”
李儒收回神,和曹操说起过往,“当日是我提议毒杀长公主。”
曹操冷笑,“哦,阁下之意,是让操捉拿阁下去向长公主邀功吗?”
李儒只是叹,“若遇明主就好了。”
他早就没什么路可走了,这一身智谋不得重用。该是说可怜可悲可叹吗?
李儒自怨自艾了会,和曹操说明来意,“我来替你指条明路,也是为自保。此计若成,你需答应我他日在长公主面前替我求情。”
曹操不做回答,李儒明白是要看自己能耐,他直接分析起长安内外情形。“拿下长安容易,坐镇长安不易。除去李傕外,还有郭汜、张济、樊稠等辈,他们皆是董卓手下部将。论功无突出之辈,问过,皆有不足之处。二虎犹有相争,更何况多狼。散沙难成塔,即便李傕拿下长安,也守不了多长时间,再来他等也非明主。”
标准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李儒算定了李傕会起内讧,现在不起是因为大家都想保命。回头发现做董卓第二令人流连忘返,还不是一个个吵起来。
李儒不太想和这群王八蛋玩。因为王八蛋没规矩,动不动就杀人。
李儒惜命得很。
曹操问他,“依阁下所见,长公主此行怕是无功而返了?”
“非也。”李儒给曹操比划,“据我所知,冀州兵马不到十万,眼下还与袁绍作战。长公主从冀州急行,猜想兵马在贵不在精。不过即便冀州的十万兵马搬来,对上李傕也是胜负难料。如此一来走为上策。要想从李傕等人手中逃走,自然是要低调行事,人自然越少越
好,最好只有天子一人。毕竟失了长安,他日重建一个雒阳便是。失了天子,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若是只求天子,那便好办许多。譬如命你等先行长安,拖延朝中大臣,拖延李傕等人。就算长公主亲临长安,她也不会和李傕开战。而是能拖则拖。曹将军,你可知接下来如何操办?”
李儒一席话叫曹操心服口服,他打心底敬佩李儒。佩服归佩服,带回去当自家谋士的想法是半点都没有。
“请先生指点。”
先生二字让李儒笑容发涩,他摸着酒樽,里头的温酒已经凉了。